4月25日晚間,青青稞酒(12.680,-0.01,-0.08%)(002646.SZ)公開了2017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3.18億元,同比下滑8.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9416萬元,和2016年2.16億元相比,跌幅高達143%左右。
這也是青青稞酒近年來首次出現虧損的情況,同時,2017年第四季度,青青稞酒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超過2億元。
對此,青青稞酒方面表示,2017年,受部分產品銷售政策調整、產品迭代因素的影響,自有品牌青稞酒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同時,受全額計提收購中酒時代形成的1.79億商譽減值準備、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引起的廣告宣傳及市場調研維護費增加等因素的影響,本年度凈利潤為負。
據悉,2017年,青青稞酒對品牌及產品定位進行了梳理和布局,確定了“以天佑德打造全國性品牌、省內市場以多品牌、多產品構建護城河”的總體戰略,天佑德品牌以“喝青稞酒,就選天佑德”作為品牌口號,“精選海拔3000米有機青稞釀造”作為產品概念,詮釋天佑德產品純凈、生態、有機的產品特性。
根據總體戰略,以天佑德品牌產品逐步發力全國市場,最終推廣青稞酒品類,打造天佑德品牌。同時,在青海省內,以“天佑德”、“互助”、“八大作坊”、“永慶和”四大品牌產品構建青海大本營市場護城河。
公告顯示,青青稞酒的省外市場重點聚焦甘肅蘭州深耕,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蘭州市場同期成長20%左右;同時,其他省外區域市場堅持區域聚焦、產品聚焦、渠道聚焦做樣板,2017年在深圳、河南市場取得了良好效果。
青青稞酒方面還指出,2017年度,公司本著青海省內精細化運營目標,根據白酒銷售渠道新趨勢,對渠道多維度再細分,并針對性調整與渠道更契合的產品、推廣及銷售策略,進一步強化酒店餐飲渠道的推廣及消費者培育功能,進一步強化核心門店的SKU數提升及銷量占比,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迎合消費者升級趨勢。
不過,從業績來看,青青稞酒的整體品牌戰略并未取得效果!
公告顯示,2017年,青青稞酒的自有品牌青稞酒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2.08億元,同比降幅在7%以上;
而作為青青稞酒主力產品的中高檔青稞酒和普通青稞酒貢獻的營業收入也都處于萎縮態勢,而且毛利率也都在下降。
對此,青青稞酒方面表示,隨著生活方式帶來的消費習慣改變,單一品類將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此,公司將進一步豐富產品品類,開發更符合健康需求的以青稞為原料的酒類產品(青稞白酒、熱巴青稞酒、威士忌等)。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擺在青青稞酒面前更為急迫的任務應該是如何盡快讓子公司扭轉長期虧損的狀態。
公告顯示,2017年,作為青青稞酒的子公司,北京天佑德青稞酒銷售有限公司、中酒時代(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酒時代”)和Oranos Group全部處于虧損狀態,分別凈虧2318萬、3232萬和1846萬元。
“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青青稞酒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于中酒時代,不過,從2017年年報來看,青青稞酒還有兩家子公司虧損嚴重,這也說明青青稞酒的主業運營也不大好,”一位酒企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三家子公司出現巨虧,值得青青稞酒管理團隊進行反思。
實際上,收購中酒時代,原本是青青稞酒落實“傳統白酒+互聯網”模式的一個嘗試,但結果卻成了累贅。
數據顯示, 2014年,中酒時代虧損額度高達6565萬元,2015年和2016年虧損分別接近4163萬和4675萬元,2017年,中酒時代又賠了3232萬元。
換言之,中酒時代一直處于“燒錢”的狀態之中。
基于此,青青稞酒主動對中酒時代進行了戰略調整,在其原有 B2C 業務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及調整,業務模式定位在為傳統酒企提供+互聯網服務。
比如中酒云營銷已為多家酒企和經銷商提供服務,同時,設立中酒云圖公司,并引入了新的資本,進行單獨融資。
“中酒連鎖的區域合伙人模式從山東擴大到四川、甘肅等地,探索酒水終端的新零售模式。”青青稞酒方面指出,中酒B2C業務也實現了進一步的減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