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將進入5月,全世界擔憂的中美貿易戰出現轉機。美國財長姆努欽4月21日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透露“正在考慮訪華”。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表示,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未來數日率領代表團前往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并稱,中美雙方對磋商相當認真。
美方代表團預計將在5月3日至4日訪華。據了解,姆努欽的訪華團成員將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等。此次中國之行將是姆努欽第一次以美國財長身份訪華。此前他在華盛頓及在歐洲G20會議期間會晤過中國同行。他的最近三位前任都在出任美國財長后的頭幾個月內訪問了中國。
美方財長此次訪華,意在避免全面貿易戰的爆發。而姆努欽的中方談判對手,將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
“一對四”談判凸顯形勢微妙轉換
此前中美雙方層層加碼,貿易戰已經箭在弦上。若雙方沒有任何進展,在5月15日的公開聽證后生效,外界預期美方將在6月大限到來時啟動關稅戰。而貿易戰一旦真正啟動,局面將不可收拾。特朗普顯然對此心知肚明。同時,就短期策略而言,展現強硬,可以繼續敲詐中國;但為了安撫市場,特朗普也不能任性到底。
來自美國國內和國際的強大壓力,也推動美方主動推進談判。近來美國企業家、農場主,以及眾多專家學者,紛紛對特朗普單邊主義行動提出強烈批評,認為這對美國長遠利益不利。而國際社會也對美國拋棄基于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的單邊行徑譴責不斷,認為這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秩序會造成致命打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方主動提出訪華,意在避免全面貿易戰的爆發。
細看此番“一對四”的談判格局,頗有似曾相識之感。不久前的2月底,劉鶴訪美時的談判格局正是“一對三”,姆努欽、萊特希澤,以及時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而這次,庫德洛取代了科恩,并新增納瓦羅。
老對手異地重逢,并在中國展開新一輪談判,形勢的微妙轉換,中方處于有利地位。在此前3月24日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通話中,劉鶴已闡明中方立場:美方近日公布301調查報告,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于中方利益,不利于美方利益,不利于全球利益。中方已經做好準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
談判之路將不平坦
然而,就在美國宣布有意派代表團來華就貿易問題展開磋商之際,有消息傳出,美國目前正對中國電信(47.92,1.08,2.31%)巨頭華為進行調查。此外,美國司法部正對華為可能違反向伊朗禁運的有關制裁進行調查。這是繼上周封殺中興通訊后,華盛頓再度出手打擊另一中國電信商。
這里的故伎重演酷似在劉鶴上次訪美期間,特朗普臨時取消會見,并高調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收高額關稅。芯片出口禁運是華盛頓在中美談判前夕打的牌,意在給美國談判預設更多主導權。
正式談判前不斷出招,旨在扭轉心理形勢并掌握談判時的主動,這是特朗普的慣用伎倆,有備而來也透露出美方對于對手的忌憚。而扎實的學術基礎、對全球趨勢和形勢的深刻把握、加上務實理性的風格,劉鶴無疑是美方的強勁對手。美方談判陣容從2月的“一對三”增加到如今的“一對四”,顯示出美方對中方談判對手的重視和敬畏。
同時,“邊打邊談”也是特朗普的一貫策略。顯然,中美雙方都希望能夠避免全面的中美貿易戰爆發。各方最期待的結果是,通過談判避免征收關稅。不過,談判的進程不會平坦。美方通過不同場合傳遞給中方的不少“要價”,或者中方無法接受、或者沒有可操作的空間和路徑。分析人士預計,談判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
實際上,姆努欽代表團的成員在貿易上也持有不同觀點,姆努欽一直被認為是溫和派和全球主義者,多次暗示美國并沒有放棄多邊貿易體系。前CNBC電視臺經濟評論員庫德洛更傾向于接受自由貿易,反對嚴厲關稅,不愿發起可能損害美國企業并導致股市暴跌的貿易沖突,但自其成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以來,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對中國多有批評。而萊特希澤和納瓦羅在貿易態度方面對華強硬,是特朗普貿易民族主義的擁躉者。
如何運用好美方代表團成員針對不同事項的不同傾向,將可以是中方談判的技術路線之一。
同時,充分運用多邊機制和既有規則,也是中國和美國作戰的“第二戰場”。
剛剛結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呼吁各國反對單邊主義、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同時據悉,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將美方相關征稅建議措施訴諸世貿組織(WTO)。在WTO的爭端解決機構(DSB)例行會議上,中國已對美國“301”調查發起正式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