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記者自鳳凰金融獲悉,華信方面已經完成對這一平臺上8500萬元人民幣債務的兌付。鳳凰金融是鳳凰衛視集團旗下的投資理財平臺。
自從3月至今,華信系風波不寧,卷入了違約、評級下調、股權凍結、訴訟等一系列事件。而在這一系列風波中,華信系的資金狀況備受關注。
3月28日,華信系經營主體上海華信發布關于部分融資產品逾期的公告稱,上海華信控股子公司華信保理自 2016 年起在鳳凰金融平臺發行融資產品,其中本金7900萬元應于 2018 年 3 月 19 日歸還,本金 600 萬元應于 2018 年 3 月 20 日歸還。 近期華信保理受外部環境特別是 3 月 1 日媒體報道影響,短期流動資金暫時短缺。
“5月14日和15日,華信保理已陸續兌付,截止15日已經完成8500萬的兌付”,鳳凰金融相關人士5月16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華信保理系上海華信旗下企業。
根據上海華信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發行文件,上海華信一年以內到期的有息債務金額較大,截止 2017 年 9 月末,發 行人短期借款為 4872775.70 萬元,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為 703195.00 萬元、應付短期融資款為 264223.73 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 14606.00 萬元、 其他流動負債為 1217959.31 萬元。
截至 2017 年 9 月末,上海華信共獲得銀行授信總額為 6164510.18 萬元,其 中已使用額度為 4869278.30 萬元。最大授信銀行為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發行人 授信額度 4207435.20 萬元,占發行人獲得銀行授信總額 68.25%,已使用數額 3854271.34 萬元,占銀行授信已使用額度總額 79.15% 。
目前,華信系與金融機構關系存在惡化跡象。
今年4月4日,新京報報道稱,中原信托在河南高院起訴華信 要求判決償還借款本金10億及罰息等。此外,中國光大銀行(4.050,-0.05,-1.22%)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長寧支行以發行人為被告向法院提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之訴,案號分別為 (2018)滬01民初447號、448號,開庭日期為2018年5月9日。
4月底,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顯示,上海華信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已在“終止”,該債券擬發行金額為50億元。本次債券募集資金扣除承銷報酬后擬用于償還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