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老年人在老年大學內學習烹飪。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中新社柳州7月6日電 (朱柳融)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用精神文化豐富晚年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老年人的追求,不少“銀發族”爭相返課堂。
7月6日,廣西柳州市老年大學迎來春季學期的最后一天,白發蒼蒼的學員開啟暑假時光。79歲的歐偉杰是該校“資深”學員,在此上了10年的課。“專攻書畫,學過鋼筆畫、國畫、甲骨文書法等。”歐偉杰笑著介紹,“收獲了很多樂趣,下學期我報名學山水畫”。
在柳州市老年大學,像歐偉杰這樣學習熱情高漲的老人還有很多。該校副校長簡聲超介紹,該校1987年成立時只有2個班、70多人,如今發展到202個班、學員近萬人次,仍難以滿足老年人的旺盛的學習需求。
不僅是柳州這個中國西南城市出現如此盛況,近期,上海市、湖北省、江蘇省等地都出現了老年大學報名火爆的現象,在個別辦學點,老年人凌晨就開始排隊報名,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話題引發中國社會熱議。
在簡聲超看來,這一現象體現了老年人對“文化養老”的極大需求。“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用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老年生活的人越來越多。”簡聲超表示,老年大學收費不高、課程有趣、還能結交新朋友,正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首選。
柳州市老年大學目前開設有聲樂、書畫、舞蹈、攝影、英語等22個專業,每個專業的學費在每年280元至600元人民幣之間。
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近年來,為滿足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的需求,各類老年教育機構方興未艾。
柳州市萬年青文化藝術教育培訓學校(簡稱“萬年青學校”)是一家民營教育機構,該機構2016年開始招收老年學員。“正是看中老年教育興起的機遇,我們投資這一領域。”該校副校長秦榕表示,學員已由當初的500多人增至現在的2000人,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5000人。
在秦榕眼中,與公辦老年大學相比,民營機構師資力量、辦學質量并不落后。“我們的教師要專業過硬、教學經驗豐富,有愛心、耐心。”秦榕介紹,該校還可隨到隨學、不限學習專業數量,辦學更為靈活。
63歲的楚子湘同時在柳州市老年大學和萬年青學校學習。“我很喜歡唱歌,退休后進入老年大學學聲樂5年了。”楚子湘介紹,“萬年青學校也請有名師,教學質量很不錯,讓我進步很快。”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統計,中國目前有超過810萬老年人在6.2萬多所老年教育機構學習,上千萬老年人通過社區教育、遠程教育等各種形式參與老年教育。中國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提出,支持鼓勵各類社會力量舉辦或參與老年教育;到2020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至少應有一所老年大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