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現(xiàn)場“刷人”別急著說公告“沒問題”
視點
在筆試淘汰率高企的背景下,要求考生提前征得單位同意,對于大多數(shù)必然被淘汰的報考者而言,有些不近人情。
近日,有考生反映,江蘇省淮安市教育局2019年公開招聘教師時,由于“公告不嚴謹”,導致多人考試當天因證件不全,無法入場參加筆試,成績?yōu)榱恪;窗彩薪逃窒嚓P負責人回應稱:教師招聘公告沒有問題,是考生沒有仔細閱讀公告和準考證,并稱部分考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誠信。
根據(jù)淮安市教育局官網(wǎng)公布的筆試成績,有358人的成績?yōu)榱惴帧3艘徊糠种鲃訔壙嫉目忌蠖嗍且驗榭忌鸁o法提供教育局要求的相關證明。考生們反映的問題集中在公告未說明筆試前需要提交的相關報考證明、未說明待業(yè)人員如何參加筆試、未說明招考流程有變動、未說明復印件無效等方面。
但仔細看招聘公告和準考證,這些要求確實寫得清清楚楚,考生們?yōu)楹我暥灰?
眾所周知,教師招聘主要有筆試和面試兩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一般流程,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原則上都可以參與筆試,并按1:3左右的比例入圍面試。面試前會要求入圍考生提供“單位同意報考證明”之類的材料。事實上,淮安市教育局原來也是這么做的,只是今年進行了流程改革,把提交材料的要求前置到了筆試環(huán)節(jié)。
當?shù)亟逃诌@樣做,自然有其考量。如果考生未經(jīng)本單位同意就來報考,一旦考中,單位不放人,就會帶來人事關系爭議。
而考生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筆試前就找單位開同意報考證明,拿出一副“我要走了”的姿態(tài),筆試被刷,還如何再見“江東父老”?其實,“騎驢找馬”也是人之常情,說考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誠信”就有些言重了。相反,在筆試淘汰率高企的前提下,要求考生提前告知單位,對于大多數(shù)必然被淘汰的報考者而言,反倒有些不近人情。
客觀地講,這件事情雙方都有責任。但當?shù)亟逃肿鳛榭荚嚱M織方,流程改革雖然用心良苦,但在情理上卻有失偏頗,甚至有“霸王條款”的嫌疑,無疑需要改進。如何兼顧招聘的科學性和人情味,考驗相關人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