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居民住院報銷封頂線今年將提高
減輕大病患者的負擔;將進一步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推進三級綜合醫院住院按病種付費等改革
昨日下午,市民政局、市教委、市住建委、市衛健委、市人社局等單位負責人向媒體介紹民生保障相關政策。北京市醫保局新聞發言人、市醫保中心主任杜鑫介紹,2019年,將提高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的封頂線。
【看點1】
提高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標準
市醫保局新聞發言人、市醫保中心主任杜鑫介紹,2018年,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達到1625萬;388萬城鄉居民從去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部實現持卡就醫、實時結算。13萬城鄉低保、低收入和特困供養人員等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二次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
杜鑫表示,2019年北京市將推動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對醫療服務項目能報盡報。北京市已調整1600項價格服務項目,除了國家明確不報銷的項目外,全部納入報銷范圍,1491項全納入甲類報銷范圍。
目前北京市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住院報銷的封頂線分別是20萬元和30萬元,根據醫療價格情況,今年將提高封頂線,減輕大病患者的負擔。同時將提高對社會救助對象等困難群體的醫療救助標準,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杜鑫介紹,今年北京將進一步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將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完善總額控制管理辦法。推進三級綜合醫院住院按病種付費等改革。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門診按人頭付費試點,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看點2】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實現先診后算
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紹,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市開展預約診療的醫療機構有近300家,其中三級醫院近90家、二級醫院70余家、其他醫療機構140余家。目前,22家市屬醫院已經全部開展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并開展了實名制掛號工作。
今年北京市將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發揮醫聯體作用,促進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醫聯體核心醫院優先向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號源,專科醫聯體核心醫院的相關專科預留30%專家號源給合作醫療機構。
此外,北京還將全面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2019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實施先診療后結算服務,100%實現婦女兒童規范化服務;繼續增加在基層提供長處方服務的慢病病種數量,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
雷海潮介紹,為改善三級醫院附近交通狀況,醫院要合理配置出診單元、出診醫生層級。五環內的三級醫院要合理調整每日上下午出診單元的比例,增加下午出診醫生數量,引導就診人員避開早晚交通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