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迄今,布倫特原油和美國WTI原油雙雙創出了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佳季度表現,前者今年以來已上漲近40%,后者上漲超30%。本周布倫特原油已突破70美元/桶,截至4月10日截稿,布倫特原油期貨報71.02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報64.38美元/桶。
超預期減產等支撐上漲
“油價此番上漲,有兩個供給層面的因素,一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OPEC減產執行比較到位,甚至出現了超額減產,包括沙特的減產是超出預期的。整體減產執行率超過100%,這很支持油價的上漲。”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杰10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去年最后一季度,因“扛不住”油價再次大跌壓力,OPEC+再次宣布延長減產,決定從2019初減產80萬桶/日,非OPEC國家減產40萬桶/日,總計減產120萬桶/日,為期6個月。
多種統計口徑的數據均顯示減產的執行超出預期。“得益于OPEC+的減產執行情況,全球原油供需正在恢復平衡。OPEC組織目前的產量已較去年10月份下降了198萬桶/日。”荷蘭ING銀行在4月9日發布的一份評論中指出。
普氏能源4月5日發布的月度調查報告顯示,OPEC組織3月份的原油產量降至了四年多來新低,為3023萬桶/日,較2月份減少57萬桶/日。其中產油大國沙特3月原油產量降至2017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為987萬桶/日,較今年2月下降28萬桶/日。OPEC組織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3月較2月減產10萬桶/日,至457萬桶/日。
“第二個因素是委內瑞拉,該國正遭受制裁,還存在電力供應不足,對該國原油生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也是推動油價上漲的因素之一。”王昕杰說。
普氏能源統計表明,委內瑞拉3月份產量下降至16年以來新低,僅為74萬桶/日;另一受制裁困擾的產油國伊朗,3月份產量為269萬桶/日。而荷蘭ING銀行研報顯示委內瑞拉3月產量為89萬桶/日,而去年10月份的產量還是119萬桶/日;伊朗的產量則由333萬桶/日下跌至271萬桶/日,兩國減產量占到OPEC組織的47%。
王昕杰同時指出,這段時間原油需求面也出現了利好因素,“中美貿易摩擦有和緩跡象,對油價也形成了一定支撐。”
近期原油市場看多情緒上升,且多頭氛圍持續占據主導地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會員會(CFTC)最近一次(4月5日)公布的持倉數據顯示,原油凈多倉連續六周上升。澳新銀行4月10日發布的研報預測布倫特油價會向79美元/桶挺進。
下半年有下行風險
“上述利好因素能否繼續發揮作用有待評估。一方面OPEC等減產國將于6月召開會議,評估減產效果、審視減產協議。這個會議會為下半年油價走勢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王昕杰說。
OPEC+的減產協議前景變數已隱約可見。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政府參與減產協議一大關鍵人物、俄政府投資基金負責人Kirill Dmitriev當地時間4月8日在一場會議上表示,鑒于市場狀況改善,OPEC+可能在6月決定停止減產,轉而增產。
而伊朗制裁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去年11月起,美國正式恢復對進口伊朗石油進行制裁,但同時給予了八個國家/地區豁免權,這部分豁免權將于5月到期。韓聯社4月9日報道說,豁免國之一韓國正努力說服美國維持該國的豁免狀態。
“目前來看,豁免減少或者維持不變的可能性較大,擴大豁免范圍的可能性較小,那么相對來講,預計伊朗的供給短期內會繼續減少。委內瑞拉預計短期內沒辦法快速恢復。”王昕杰說。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漲近四成的布倫特原油相比,美國WTI原油價格漲幅略遜一籌,原因是受制于該國頁巖油的基本面。美國頁巖油產量繼續增長,且原油庫存仍然高企。美國石油學會(API)4月9日公布報告稱,截至4月5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09萬桶至4.558億桶,超出市場預期(增加251.3萬桶)。
“就美國供給情況而言,未來更多是給油價帶來下行風險。目前布倫特原油在70美元左右,短期內有下探到65美元的可能,大幅向上突破的可能性不大。”王昕杰說,“對于油價的前景,我們不是特別樂觀。”
此外需求端也存在下行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剛下調了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該組織4月9日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增速為3.3%,2020年為3.6%,與2018年10月的預測相比,分別下調了0.4個和0.1個百分點,這是該組織自去年10月份以來第三次下調增速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