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裝合同不規范
一般家裝公司喜歡和消費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家裝公司的合同經常是條款含糊其辭,致使裝修后期出現合同糾紛。并且由于很多消費者并沒有家裝經驗,也沒有強烈的維權意識,很多消費者都會在糾紛中吃虧。
2.家裝材料以次充好
裝修材料以次充好是很多家裝公司及包工頭喜歡干的事兒,特別是全包的家裝公司,經常在材料的使用上偷工減料、以假亂真、蒙騙消費者,使消費者的權益受損。所以,消費者在裝修材料到貨后一定要親自拆包檢查,仔細核對品牌、規格、型號、品質,是否與原合同約定一致,及時發現問題以便退回處理。
3.家裝工期延期
延期是家裝老大難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如施工隊工人不夠、材料采購不及時、消費者變更家裝設計、付款不及時等,也有些家裝公司在拿下訂單后就變得不管事了,嚴重滯后施工進度。
4.家裝施工質量差
家裝公司也可能請的不規范施工人員,一些施工人員素質差、技能低,導致很多工程不合格。
雖然家裝投訴問題多是因為家裝公司的原因引起的,但是有些投訴問題,消費者事前“做好功課”,萬一出現糾紛,對自身權益的維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1.簽訂家裝合同前,建議最好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要選擇的家裝公司的基本情況。如通過當地工商局、“天眼查”等,了解其經營、誠信、口碑等狀況,這就要消費者“擦亮眼睛”,帶著一雙“火眼金睛”。如果找了一家皮包家裝公司、馬路游擊隊,幾天后就聯系不上人了,想投訴也無門。
2.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與家裝公司內部項目經理、采購員、施工員、設計師等員工有“私下交易”,如果這樣出現家裝糾紛,相關部門不好受理。
3.在家裝合同簽訂前,除了自己認真審閱外,建議最好找專業人員幫忙審查提意見。若雙方合同已經協商簽訂后,已經部分付款、進行施工了,消費者再對合同提出異議,這樣的糾紛也很難處理。
4.要明白對家裝中存在爭議的、無法實施質量檢驗、鑒定的工程,如油漆色差等,如投訴了,相關部門也不好受理。
5.超過家裝工程約定的保修期后,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為2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保修期為5年,保修期自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被訴方不再承擔違約的責任。
6.建議消費者保存好家裝合同和相關發票等原始單據,甚至可以通過錄音、施工現場錄像等途徑保存相關證據,若權益受損,有這些證據,投訴更有勝算。
7.建議消費者在進行家裝之前,花點時間與精力了解家裝有關法律規定、規范標準(目前國家、地方有關家裝的法規、標準相當全面,如國家標準:GB50210-2018《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2013版)》、行業標準有:JGJ367-2015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規范》、JGJT304-2013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ZJG 48-2014 《深圳市建筑裝飾裝修涂料與膠粘劑有害物質限量》、《深圳市家庭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2000-10-21》、《深圳市住宅裝飾裝修行業自律管理企業準入與清出實施細則》等)。
房子裝修是煩心事,要想省心,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慎重選擇家裝公司,不要貪圖便宜,明白“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