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浙江衢州各縣(市、區)“兩會”開幕,與會人員不僅要通過層層“關卡”還要交叉就座,人與人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當地媒體掌上衢州客戶端報道稱,參會人員一改見面握手的習慣,間隔一米相互行起了作揖禮,委員間也主動行作揖禮,就餐時處處可見公筷公勺。
全國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受疫情影響,依據慣例在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已推遲至今。
近期,隨著疫情逐漸緩和,多省份地市已開始或正在舉行地方“兩會”,有些地方也相繼確定了“兩會”召開時間。由此,全國兩會何時召開,將采用何種形式也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
4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為期三天,從26日至29日。
官方報道顯示,會議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關于提請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草案的議案。
全國兩會為何延遲?
全國兩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依據慣例一般都是在每年的3月初舉行。
去年12月份,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會議分別決定:2020年3月3日舉行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3月5日舉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就在兩個月前(2020年2月17日),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分別研究了有關兩會推遲的事項。
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很多代表們還奮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既為確保能夠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也為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因此有必要適當推遲。
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全國人大代表近3000人,其中很多代表包括代表中三分之一的省市級和各方面的主要領導”都在疫情防控一線。
同月24日,全國兩會推遲舉行的決定正式做出。這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兩會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推遲。
不止于此,部分省及地市“兩會”也受此影響召開時間推遲。
多地市重啟“兩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逐漸緩和,近期多省地市已開始召開地方“兩會”。據不完全統計,3月下旬至今,山西、四川、廣西、內蒙古、青海、甘肅、浙江7省的多地市已舉行“兩會”。
如山西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同等;浙江杭州、舟山、溫州、麗水、衢州、金華、寧波、紹興等;四川達州市;廣西欽州市;內蒙古烏海市、包頭市;青海省玉樹州、海西州等。
還有一些地方已經明確“兩會”時間。就在4月26日,河南南陽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南陽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協南陽市六屆三次會議籌備情況匯報,研究討論擬提交市“兩會”審議的有關報告。
疫情之下,地方“兩會”召開也有了不少新變化。以山西各地市“兩會”為例,他們都采取了“主會場+分會場”視頻會議的形式,主會場設在機關或會堂,分會場設在各縣區的視頻會議室。
參會人員都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后進入會場、間隔就坐,有的地市還對會期進行了壓縮。選舉上也是采用了統一選舉,“主會場+分會場”視頻同步模式。
比如,4月22日,時任忻州代市長朱曉東在忻州市人大會議現場作政府工作報告。與以往不同,這次的會議室很小,主席臺兩側懸掛著兩塊60英寸的電子屏幕,現場只坐了40名代表。
這是一場線上地方“兩會”,會議采取“主會場+分會場”視頻連線的模式,朱曉東的報告直播到15個分會場。
同樣探索線上“兩會”的還有浙江,4月中旬,浙江方面表示,將優化會議安排,探索視頻會議、分會場等形式,減少人員聚集。
其中寧波地區不僅有5G網絡覆蓋,還有熱成像測溫系統設備、“健康ETC Pro”系統等抗疫“神器”。
4月中旬,浙江衢州各縣(市、區)“兩會”開幕,與會人員不僅要通過層層“關卡”還要交叉就座,人與人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
當地媒體掌上衢州客戶端報道稱,參會人員一改見面握手的習慣,間隔一米相互行起了作揖禮,委員間也主動行作揖禮,就餐時處處可見公筷公勺。
疫情下的兩會如何開?
對作揖禮代替握手的辦法,也引發了不少熱議,有人認為這是傳統文化,“不握手挺好的”,也有人提出不同觀點。
對此,上海市政協常委、同濟大學外事辦公室主任于雪梅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握手不握手都是一種形式,網友、媒體以及參會的委員的關注重點,都更應該集中在內容上。
“某個地方是否有‘禮’,并不是表現在作揖或者握手,而是表現在是否把民生放在心上,把經濟社會發展放在心上”,這種有“禮”才是代表委員對國家、社會和百姓“有禮”。
“不必非要握手擁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是一種善意的問候,我覺得不必拘泥于形式。”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委員、農工上海市委副主委,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生命是第一位的,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見面的禮節也應該讓位于安全”。
除了禮儀和參會形式,地方“兩會”之上人大代表的準備議案和政協委員準備的提案也是公眾所關心的。
陳晶瑩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公共衛生安全、野生動物保護、傳染病防治等領域的立法和治理,肯定會得到代表委員們的重點關注。
她認為就當前而言,疫情影響下如何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如何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勞動生產力,這些應該重點關注。
陳晶瑩表示,“就我個人而言,比較關注法治營商環境、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現代化,以及數字貿易等領域的議題和建議”。
于雪梅認為,今年代表委員們不可能避開疫情這個話題,也不可能無視疫情給國家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
她進一步補充說,“今年的議案、提案質量還會更高,畢竟準備和思考時間長,對疫情帶來的沖擊感受也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