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國家文旅游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并且調整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
如今,距離文旅部重啟跨省團隊游已已經過去兩個多星期了,全國各省市也根據實際情況相繼出臺了相應的指導措施。對于今年以來飽受沖擊的旅游業來說,恢復跨省旅游、上調景區游客接待量至50%無疑是今年以來最為重磅的利好。那么,跨省游重啟至今相關的業務恢復情況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行業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嗎?
據相關媒體報道的信息來看,目前直接到線下旅行社咨詢的游客不是很多,許多旅行社也并沒有恢復開門營業。對此,不少旅行社從業者表示,雖然跨省游市場不如預期中火爆,但也有了心理準備。隨著支持跨省游政策的出臺,相關的業務經營總算有了盼頭。廣東省旅行社行業協會秘書長鄭文麗表示,目前團隊游市場主要還是以省內游及鄰省周邊游為主,長途的跨省游還有待觀望。
鑒于對疫情的擔憂,現階段游客的出行需求釋放更多集中體現在線上。就在文旅部正式宣布跨省游初步“解禁”當晚,攜程上關于“國內跟團游”、“自由行”等關鍵詞的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而同程旅行大數據則顯示,平臺上機票、火車票、酒店等的搜索量與開放前相比增長457%;去哪兒網平臺有關跟團游產品搜索量較前一時間段增長4倍。
有業內人士指出,跨省跟團游恢復伴隨著行業對跟團游服務需求的升級以及產品的優化創新。相較于以往走馬觀花式的踩點旅游,現在大多數游客更傾向于把時間和金錢用在體驗式旅行上,在吃、住、行、娛、購、游等多個方面有了高品質的追求與深度的體驗。因此,常規的跟團游業務已然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在旅行方式上,游客的需求增多衍生了自由行、定制游、主題游、高端游等多品類。同時,在導游導覽方式上,也激發了以電子導覽、手繪導覽地圖、VR瀏覽等眾多新型智慧旅游產品。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無接觸服務有可能成為硬性監管措施之一,現階段的預約入園、線上購票、人臉識別、智慧導游等應用場景基本都在竭力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肢體、語言接觸頻率,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面對這些行業痛點,重啟后的景區及各旅游目的地需要更多的無接觸旅游產品及一套能完全契合景區無接觸服務的智慧管理系統。
作為全球知名的智慧旅游產業解決方案專家,驢跡科技一直密切關注行業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相應的業務調整。其主營業務——在線電子導覽能在游客服務層面滿足游客的多種需求,這款產品結合云計算、大數據、GPS導航等前沿技術,在云端系統上提供包括旅游景區手繪地圖、景區景點的文字介紹及真人語音講解服務。基于實時導航功能,能實現游玩路線推薦,并可精確查詢景區內洗手間、餐廳、商店等配套服務設施的信息。截至2019年底,驢跡科技已在全球范圍內開發了19493個在線電子導覽。
今年3月份啟動的驢跡VR業務打破了時空限制,讓景區服務的無接觸服務更直觀。它可搭配驢跡科技獨家手繪地圖和專業語音導覽一起使用,讓用戶獲得3D視覺沖擊與完美的聽覺享受。深度結合5G傳輸快、低時延等特點,給游客帶來流暢在線瀏覽體驗。目前,驢跡VR已完成了西江千戶苗寨、桂林旅游學院等知名景區及機構的項目交付;四川丹巴、四川康定、河南洛寧、福建云靈山等相關項目也正陸續開展。此外,還獲得了秦皇島、敦煌、安徽等地的多個大型拍攝訂單。
最近,面對游客需求集中在線上釋放的情況,驢跡科技還針對性地開展智慧博物館產品、“預約+票務” SaaS平臺、區塊鏈+電子票證等多款產品的研發工作,力求實現智慧旅游產品的多個場景化應用。
而在景區管理層面,驢跡科技結合GIS與SaaS技術開發了智慧景區管理服務系統,以建立數據庫、調度指揮中心互聯網門戶等表現形式,協助景區、涉旅政府管理部門對旅游資源進行高效管理與合理調配。在景區運營服務中,該系統可實現客流監控、熱力圖分析、智能終端管理、人工智能學習等功能,深度挖掘游客消費習慣,為景區經營策略提供數據參考。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有82.6%的受訪者下半年有意愿旅游。從時間上看,暑期和國慶將成為下半年旅游的高峰期。在出游方式上,自由行的人氣最高。另外,自跨省跟團游恢復后,機票、酒店、門票等旅游產品預訂訂單均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海南、青海、甘肅、寧夏等可能成為跨省游的熱門目的地。
顯然,旅游業復蘇已是蓄勢待發。游客壓抑良久不假,但疫情過后跨省跟團隊游競爭比以往更加激烈也是事實。存活下來的旅游企業需要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在保證產品的上線速度的同時,能解決健康、安全、減少接觸等行業痛點,才有可能占得市場重啟后的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