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
8月24日(下周一),創業板注冊制新規將正式實施,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將上市。在交易制度方面,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第六個交易日開始日漲跌幅為20%;增加臨時停牌機制,在無漲跌幅限制下,較開盤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和60%的,各停牌10分鐘;創業板存量個股和兩類創業板基金的日漲跌幅也放寬至20%;增加了盤后定價交易,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設定正負2%的價格籠子。
研究機構認為,放寬漲跌幅限制后,市場有效性會提高。當定價出現偏差時,市場可能會在更短時間內進行糾偏,投資者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面情況。從交易結果來看,預計創業板個股漲跌停發生的數量、頻率以及連續漲跌停板數量都會下降。
從過去經驗來看,科創板開市首日全線大漲,25家新股平均漲幅約140%,盤中安集科技最高漲幅達520.57%。科創板首日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平均換手率高達77%。
將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
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中報正在緊鑼密鼓的披露中,下周將進入密集披露期。截至8月21日,滬深兩市已有1166家上市公司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相比接近4000家A股上市公司,還有近3000家公司的中報將在下周密集發布。8月份剩下的六個交易日,平均每天披露中報的公司數量近500家。
作為經濟的中流砥柱,上市公司業績的起伏變化,從微觀角度體現宏觀經濟態勢,更是市場投資者投資的“風向標”。從已披露的中報來看,超過半數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8月份以來,上述績優公司中近六成公司股價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業績下降或增長不及預期的公司,股價多數下跌,特別是后者對股價殺傷力尤其巨大。
根據歷次定期報告披露的時間分布情況,分支機構眾多的公司、業績較差的公司大多在規定時間最后時段發布定期報告。所以,除了關注那些業績增長較好、超預期的績優公司,投資者在下周更要謹防“業績地雷”,不排除個別公司借口外部原因“清洗”財務報表。
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將發布
按照計劃,國家統計局下周四將發布前7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此前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9億元,同比下降12.8%,降幅比1-5月份收窄6.5個百分點。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5.5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5月份加快5.5個百分點。
券商研究機構認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以來各類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開始逐步復蘇,且復蘇速度較快,企業盈利明顯恢復。隨著經濟的有序復蘇,企業生產經營回歸正常,企業盈利有望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