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頭部券商中唯一一家“缺席”A股市場的公司,中金公司的“王者歸來”令市場期盼已久。
自1995年成立以來,中金公司“含著金鑰匙出生”、“投行貴族”等稱號就與其形影不離。中金公司的發起人為前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摩根士丹利、中投保公司(時為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和名力(時為名力集團)。此后,中金公司股權歷經多次重大轉折,母公司也最終變更為中央匯金,被納入“中投大家庭”。
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國內大型企業的“出海潮”,中金公司投行成為證券行業的金字招牌,在當年的諸多大型項目中從不缺席。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A股募集資金規模前十大IPO項目中,有8項由中金公司“操刀”。
然而,由于未能抓住創業板等市場機會,2010年后中金公司“江湖地位”有所下降,更有一批精兵強將出走。此外,中金公司也錯失了券商IPO/借殼上市的良機,重資本業務缺乏資金支撐。至2014年,中金公司6.11億元的凈利潤已降至行業第42位。
2015年11月,中金公司完成港股上市,募集資金凈額為54.9億港元。在港股上市后,中金公司收購整合中投證券、引來騰訊阿里加盟等,不僅補齊了此前經紀業務的短板,更在金融科技方面引入“活水”,整體業務水平上升一個臺階,重回頭部券商戰隊。疊加監管“打造航母級券商”、“做大、做優、做強”的期許,中金公司此次回A補血,更顯得恰逢其時。
在回A路上,中金公司繼續保持第一梯隊的業績水平。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當期中金公司(集團)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142.93億元,同比增長40.1%;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工具持有人的凈利潤30.52億元,同比增長62.3%。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境內外資本市場改革的提速,以及境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加深,使得中金公司卓越的機構跨境綜合服務能力得以充分施展。此外,境內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提升,將為中金財富證券的發展創造豐厚土壤,未來繼續看好中金公司由盈利成長驅動的中長期行情。
募集資金投向何方?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金公司2019年每股收益為0.99元/股,如按照目前23倍的市盈率天花板測算,其發行價最高可達22.77元/股。如按此價格估算,則中金公司的首發募資規模將達104.51億元。
對于各家券商來說,資本補充能力是其做大、做優、做強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以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歸母凈資產規模計,前15大券商中已有11家實現A+H兩地上市,普遍建立了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在A股市場蒸蒸日上之際,僅在港股市場“出海”顯然無法滿足中金公司的需要。
長期以來,中金公司以相對較少的凈資產規模實現了行業領先的成績,但其凈資產規模與行業地位和市場影響力不相符,急需進一步充實資本規模。中金公司表示,A股發行上市將為公司打通境內外資本市場平臺,有效拓展資本補充渠道,幫助公司更有效、可持續地獲得資本金,鞏固行業第一梯隊的市場地位。
在募集資金用途上,中金公司表示,將全部用于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支持境內外業務發展。中金公司將利用此次募集資金進一步加強在金融科技、國際化等戰略領域的投入,并適時把握戰略性并購機會。資金重點使用方向包括:
投資銀行:繼續加強股權融資業務在新興行業、重點區域和國際布局全面向縱深發展,科創板保薦跟投、并購貸款、機構貸款和余股余債包銷多個業務領域對資本金均有較大的需求。
股票業務:加強境內外主經紀商業務平臺的建設,加大期權衍生品業務的客戶開發力度,加強海外平臺拓展等。
固定收益:進一步完善固定收益業務布局,加強各類金融產品創設能力,提高跨境業務能力,并繼續加強固定收益業務的基礎建設,推進IT系統建設等。
投資管理:繼續推進大類資產配置團隊和平臺的搭建工作,強化產品設計、渠道、投資及研究多個關鍵能力,在資管、零售、私募股權等方面加大開拓力度。
財富管理:繼續發展傳統資本金業務,提升融資融券、衍生品等業務的規模,加速財富管理業務的整合和轉型。
金融科技及數字化轉型:繼續擴充已有系統并加大開發新系統,加強對運營管理系統的資源投入,持續改造完善信息系統基礎設施。
國際化發展:推進在主要海外資本市場申請業務牌照事宜,充實團隊,跟蹤研究合適的并購及合作機會,加快海外拓展步伐等。
在此次順利過會后,中金公司IPO即將進入發行環節,大筆資金正在路上。后續獲得資本加持的中金公司如何玩轉A股市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