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信用崛起的東方希望交流會暨第九屆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內蒙古舉行。本次會議由內蒙古信用商會主辦。
2020年是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收官之年。本次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會圍繞世界信用崛起的東方希望展開,以“分享信用創新服務形式、共享信用最新成果”為目的,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現代化信用體系建設要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企業自身優勢,在社會信用創新理論、舉措、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取得豐碩的成果。
內蒙古信用商會常務副會長、包頭市信用商會會長菅少霆表示,對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品德;對企業而言,誠信是黃金資產。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社會信用體系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武國瑞強調,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重大的現實意義,亦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從根本上樹立誠信意識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構筑龐大力量,實現打造“誠信社會”偉大目標。
內蒙古信用商會會長張文清以“世界信用崛起的東方希望”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認為,2020年是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歷史節點,既是規劃綱要的收官之年,也是信用體系建設新征程開啟之年,通過多年的信用體系建設的探索實踐與研究,信用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對信用體系建設認知依然不足,存在認知上的片面。多數人對信用體系建設的認知依然停留在信用體系建設的概念理解和信用信息的規集、評價等方面,目前迫切需要統籌整體規劃。他建議分別從道德、法律、行政監督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式規劃,把信用建設納入政府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抓手之一。
海南省誠信企業協會會長孫秀山、高級顧問蔡軍;哈爾濱市信用協會會長樊勇;匯法正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葉俊;山西九章信用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發;海南省旅游協會副秘書長葛明明;洛陽市信用建設促進會秘書長梁玉潔等分別從信用體系建設的不同維度和角度發表了主題演講。
參會代表分別圍繞各自企業、協會的信用建設經驗成果、信用大環境、加快引導行業強化誠信自律等進行分享,讓大家在傾聽信用體系建設經驗的同時,更加感受了各信用評價機構、信用商(協)會為信用體系建設所做的前瞻性思考與民間信用的實踐。
與會人員還圍繞“社會信用趨勢分析”“信用創新服務方式”進行了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分別就信用紅利釋放、公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旅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信用評價領域信用體系標準制定與完善、當前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認知壁壘與體制機制保障等展開了激烈討論,讓與會者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會議期間,內蒙古信用商會為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常務副會長牌匾證書;在詩畫草原建立了“內蒙古信用商會草原培訓中心”,并授牌。
內蒙古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北京、廣東、天津、山西、溫州、上海、哈爾濱、洛陽、海南等地信用商(協)會、信用評估、征信、擔保、保理、金融租賃、新金融創新單位、學術機構、信用體系建設從業者及長期關注信用建設的媒體,內蒙古信用商會會員代表、公共法律服務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