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需要堅定一個信念:越是危機越要把握發展趨勢。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投資中國,因為選擇中國就是選擇加速發展。英特爾的字典里沒有“撤”字。“脫鉤”不符合產業規律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遭遇衰退,同時地緣政治對抗愈演愈烈,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不穩定因素較多。在與產業界朋友的交流中,我感到大家已經從早期普遍擔憂的情緒中走出來,開始積極理性地思考在未來不確定的環境中如何應對和布局。
首先,產業界需要堅定一個信念:越是危機越要把握發展趨勢。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不久,當時的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貝瑞特先生在訪華演講中給科技行業鼓氣。有兩點讓我至今難忘:一是,越是危機越要投資創新、投資未來;二是,中國是不斷成長的市場,市場在哪里,資金就要投向哪里。當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到不少行業和企業采取緊縮戰略,但英特爾繼續保持了對大連工廠的投資計劃,連招聘計劃都沒有絲毫改變。
時至今日,這些話仍然具有啟示意義。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結構調整。這是產業新格局的起點。年初,我們提出了數據時代“智能X效應”理念,得到了產業各界的認同。把握數字經濟的發展大趨勢、推動新基建,已成為產業界的共識。同時,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投資中國,因為選擇中國就是選擇加速發展。
其次,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關鍵決策應該遵循產業規律。科技產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只有順應產業規律,才能獲得發展。現在中美科技“脫鉤”是一個現實的風險。相比一些舉棋不定、打算把生產線搬出中國的企業,英特爾的字典里沒有“撤”字。因為“脫鉤”不符合產業規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國創造出了巨大的市場消費規模,造就了完整的產業鏈,建設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培養了數量龐大、技能成熟的產業人才隊伍,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創新,產業創新的速度無與倫比。中國的優勢不是別的國家短時間就能夠復制的。所以,與中國風雨同舟,就是順勢而為,就是協同發展。
立足中國,主動擔當產業責任,英特爾將繼續“知行合一”地做正確的事。很多人提到英特爾,都會把英特爾的生態模式視為范例。英特爾作為產業鏈上游企業,成就客戶,耕耘產業生態,是我們的核心價值理念。同時,“做正確的事”是我們推進公司治理的道德羅盤。我們特別認同“知行合一”,要求員工的良知、企業的道德準則要與行動匹配一致,正直行事,因為一家以“做正確的事”為企業文化的公司,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我們在中國扎根并發展也是如此。不論是PC時代、互聯網時代、云計算時代,還是數據時代,我們助力產業發展的著眼點永遠是技術創新、互補合作、應用落地。我們不做機會主義者,只有腳踏實地去做事,擠掉泡沫,才能把技術轉化為發展的實效。我們與上下游生態鏈伙伴一起,對真正的產業趨勢形成共識,以互相包容的心態協同創新,將國內外技術充分融合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在市場上去驗證它的成功,一塊兒把市場做大,然后整個產業都有發展機會。
放眼長遠,應對全球挑戰,英特爾將以“科技向善”為己任。英特爾扎根中國35年,從投資中國、扶持本地產業生態,到投資教育培養人才、推動綠色發展,以及深厚的志愿者文化,我們一直認真踐行企業責任。我們不僅希望自己做好,還希望通過賦能,同社會有生力量一起合作,共建“責任生態”,在力度、深度、廣度上有一個更大的拓展,努力創造更加履責、更具包容性和更可持續的未來。
我堅信,互補性合作是共克時艱的最佳路徑。即便全球挑戰嚴峻,但我堅信:經驗加智慧就等于信心。科技產業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凝聚在一起,只要我們通過互補性合作、協同創新,不斷輸出科技的價值、創造更多增值,就一定能攜手早日走出危機,共同迎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