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搶眼,遠超我個人預期。”梁明在談及今年以來我國外貿表現時說。他表示,按人民幣計,前八個月我國外貿出口已經轉正,在全球疫情嚴峻背景下,外貿正增長是之前沒有預想到的。
梁明表示,在及時有效的政策舉措以及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外貿交出了搶眼的成績單。“尤其是出口方面,雖然前八個月外貿出口以美元計同比還有2.3%的下滑,但從全年來看,不管是以美元計還是以人民幣計,中國外貿出口實現正增長概率非常大。”
從進口來看,前八個月外貿進口總額9萬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9.1萬億元接近。梁明預計,未來四個月我國進口以人民幣計也大概率實現正增長。
梁明進一步指出,據持續跟蹤的國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尤其是3月以來,幾乎所有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占比都在提升。在他看來,這一成績的取得與中國的抗疫部署以及有序復工復產安排密不可分。
在保障抗疫的情況下,中國率先恢復生產,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最大努力。梁明表示,這些努力不但穩住了外貿基本盤,還將推動我國外貿再獲新突破。“預計2020年全年中國進出口占世界比重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總額占世界比重大概率超過14%,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進口方面也將創新高。”
梁明同時指出,在短期無虞的情況下,長期來看,我國外貿還存在一定壓力。年度數據顯示,近年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占比呈現下降趨勢。
如何危中尋機,培育我國外貿競爭新優勢?梁明認為,要從市場和產業兩個維度共同推進。在市場方面,必須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外貿是連接內外的重要載體,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調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對接,無疑將為外貿發展暢通路徑。
梁明進一步分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著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包括降低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擴大市場開放、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系列舉措,將有效促進內外市場聯通,外貿載體作用也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同時,面臨外部風險,外貿還可以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通過轉內銷、貿易數字化轉型等新途徑新業態新市場,加快培育外貿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把握住這一趨勢,我國外貿將迎來新一輪機遇,最終實現‘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他說。
在產業發展方面,梁明指出,商品競爭關鍵在于產業競爭,產業競爭的決勝因素是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增強我國外貿整體競爭力,將是重中之重。
事實上,這也是未來政策著力點。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提出,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并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梁明表示,意見的制定過程充分考量了新技術新理念在生產、營銷、物流、倉儲以及跨境流動、監管、支付、售后等各個環節中的作用,旨在更好地發揮技術創新力量、降低外貿綜合成本、增強整體競爭力。
他指出,今年以來,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在世界經貿往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科技發展將創造出更多商品,也將為世界貿易打開更廣闊市場空間。”
“接下來,在保持既有優勢基礎上,加快補齊上游研發環節短板,這也是我們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鼓勵自主研發的動因所在。”梁明說,我國正在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在關鍵零部件、技術以及材料方面實現更多突破,進一步提高中國外貿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