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推進特色產業園建設提升分園產業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16日在北京發布,旨在引導各分園進一步突出產業特色、促進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構建各具特色的高精尖產業集群。
目前,中關村示范區擁有各類產業園200余家,已形成了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中關村醫療器械園、金隅智造工場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產業園,對各分園產業的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引領促進作用。
隨著中關村示范區各分園的發展壯大,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各分園缺乏專業能力,缺少圍繞主導產業的專業化服務機構,產業服務能力不強,主導產業集聚效應不突出。
為了提升各分園產業服務能力,加快促進特色園區建設,《指導意見》明確了中關村示范區各特色產業園和分園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產業布局要更加優化,體制機制持續創新,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改善。
其中,各分園產業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主導產業地位突出,高端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并圍繞主導產業建成產業促進服務機構;特色產業園建設要實現重點細分產業領域及發展組團兩個“全覆蓋”,成為分園主導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根據各分園的產業定位和特點,中關村正在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園的建設。《指導意見》特別提出,要從加強頂層設計、突出產業及細分領域特色、鏈接服務資源、服務企業“走出去”、推動特色產業園協同發展這五方面推進特色產業園建設。
同時,要鼓勵各分園引入或設立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產業促進服務機構,推動產業促進服務機構圍繞主導產業形成以產業研究、企業服務、資源導入、環境營造為基礎的產業服務體系,完善產業促進服務機構發展機制,加強日常管理與考核,提高產業服務能力,實現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