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殯葬體制改革,著力提升殯葬治理服務質量,更好地保障“逝有所安”,近日,省民政廳會同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布實施《江蘇省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殯葬治理機制和覆蓋城鄉、規范有序、綠色生態的殯葬服務體系。《規劃》明確了六大重點工程:“逝有所安”制度保障工程;林地、草地復合利用示范工程;殯葬人才隊伍建設工程;殯葬服務質量提升工程;殯葬領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工程和殯葬新文化培育工程。同時,確定了殯葬事業發展的6項主要指標:到2025年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改擴建500個農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新建公墓生態節地安葬率100%,新建公益性公墓生態安葬區域占用公墓建設用地的配建比例大于30%,經營性公墓生態安葬區域占用存量土地的配建比例大于30%,城鄉立體式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服務保障覆蓋率100%。
此外,《規劃》還部署了“十四五”時期江蘇殯葬事業發展重點任務,涵蓋加強殯葬制度建設、加快補齊公益性殯葬設施短板、深入推進生態節地安葬、提升殯葬服務能力、加強殯葬執法監管、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六方面。其中,為加快補齊公益性殯葬設施短板,《規劃》提出將加強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鄉統籌、規模適度、公益普惠、安全便民、生態節地、人文智慧的殯葬設施網絡,加快形成公益性為主體、經營性為補充、生態節地為導向的安放(葬)設施建設格局,并對全省20個老舊殯儀館進行異地重建和改擴建。為了深入推進生態節地安葬,江蘇將推行生態節地葬式葬法改革,提高生態節地安葬服務保障水平,完善生態節地安葬獎補制度。
據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先后出臺《殯葬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火化機構遺體處置規程》等工作制度,完善殯葬政策法規體系;狠抓殯葬領域突出問題整治,依法治理私埋亂葬、墓位面積超標等問題;加快補齊殯葬公共服務短板,實現鄉鎮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全覆蓋;積極推行生態綠色文明殯葬,全省采取立體式節地葬法的骨灰數量占比達到31.6%,采取骨灰撒散、可降解骨灰盒安葬等生態葬法的骨灰超過8萬具,比“十二五”期間增長160%;全省殯葬改革成效顯著,殯葬管理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通訊員 唐 凡 記者 劉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