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新華區小趙莊鄉吳官屯村依靠土地流轉、進城務工和個人經商等富民興業好政策,從之前的落后村變成現在的先進村,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富裕
上街趕大集、打理小菜園、廣場勤健身、搬進新樓房……近日,說起自己的退休生活,滄州市新華區小趙莊鄉吳官屯村村民王國立連說“太幸福了”。“我在外工作將近40年,這些年村里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感謝黨的好政策,給我們村民帶來了新生活。”王國立說。
家鄉處處都是新氣象
“家里缺什么?我現在出去買。”“買點肉,買點菜,咱中午包餃子。”
11月23日,65歲的王國立跟妻子張忠英打完招呼,溜達著出了門。“我們村5天一個集,買啥都特別方便。”王國立說。
吳官屯村的集市很熱鬧,蔬菜、水果、干貨、糧油,應有盡有,王國立選購好商品,稱完重,手機掃碼支付,非常便捷。
“孫子孫女們周末到我這兒來,給他們買點零食預備著。”王國立買完花生、瓜子,又去蔬菜攤、肉攤轉了轉。
1979年,王國立接父親的班,外出參加工作。2017年退休后,他回到了吳官屯村。
“當初我走的時候,村里道路坑洼不平,到了晚上兩眼黑,鄉親們住的都是小平房。再看看現在,寬敞的柏油路,漂亮的小游園,氣派的居民樓,跟過去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王國立感慨道。
吳官屯村是個大村,有926戶2946人。依靠土地流轉、進城務工和個人經商等,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富裕。通過政府部門的扶持以及村民自發集資,吳官屯村完成了硬化、亮化、綠化工程,修建了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還蓋起了設施齊全的居民樓。
搬進新樓房生活有奔頭
王國立的兒女都住在滄州市區,周末會帶著孩子們來看望他和老伴。平時,老兩口喜歡到村里的健身廣場鍛煉身體,晚上還會跳跳廣場舞。
“我們村一共建了3個小廣場,健身器材特別全,一到晚上有不少人過來鍛煉,可熱鬧了。”王國立說。
退休回來的王國立還有一個小愛好,就是打理自己三分多地的小菜園。他在電三輪的儲物箱里裝上鋤頭、鐮刀等工具,只要有空就去菜園子里轉轉。
“我種了好多菜,有辣椒、茄子、小蔥、南瓜、菠菜,孩子們每次來都要帶點,自己種的菜綠色無公害,吃著放心。”王國立說著,割了一把嫩嫩的小菠菜,準備晚上做湯喝。
今年,王國立最大的喜事就是搬進了村里集資建設的新樓房。112.44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剛裝修完,里里外外收拾得都很漂亮。
“裝修花了十幾萬,現在就差安裝空調了。”王國立說,為了減少新房的甲醛,他買了許多綠植放在屋子里,隔幾天就去澆澆水。
王國立感慨,都是黨的好政策讓他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退休金足夠老兩口生活,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如今還住上了帶電梯的新樓房,他的心里每天都喜滋滋的。
宣講接地氣越聽越帶勁
“我們村還有圖書館和活動室,平時老人們一有時間就過去看看書、下下棋。”王國立說,村民們現在不光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格外豐富,村里的“大喇叭”經常響起,黨的好聲音深入人心。
采訪中,新華區小趙莊鄉的宣講隊正好進村宣講,王國立主動上前,跟村民們坐在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現在咱們大家一起學習六中全會公報,先說說黨的百年奮斗的五大歷史意義: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宣講隊工作人員細致講解,村民們認真傾聽。
“宣講隊經常趕著大集來宣講,給我們講黨的好政策、新思想,我們都愿意聽。”村民說。
在學習全會精神的過程中,村民們也都感慨村里近年來的變化。“我在村對面的物流園上班,掙得不少,還不耽誤接送孩子,日子過得挺舒心。”“我家也住進電梯樓了,村里買啥都方便,和住在市里沒區別。”“咱們村的公廁修得真漂亮,聽說還要建幾座”……
“這些年,依靠黨的政策扶持,吳官屯村從之前的落后村變成了現在的先進村。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我們全體村民的干勁更足了。”吳官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成東說,現在村里正在積極謀劃,準備利用舊磚廠打造一個冰雪運動項目,并發展帶動周邊產業,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帶領村民奔向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記者 代晴 崔上 通訊員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