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紹興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路邊改造一新的一片老小區,讓人眼前一亮——耐看的淺灰色外立面,中式窗花墻繪,整齊劃一的陽臺雨棚,現代化的外掛電梯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小區就是拱墅區文暉街道的流水東苑小區。
“流水系”老小區總共有流水北苑、西苑、東苑三個,流水東苑的舊改完成,這意味著拱墅區文暉街道“流水系”老小區的全部“涅槃重生”。
800平大花園成為小區居民最愛
加裝12部電梯 圓了居民電梯房夢
從高空俯瞰舊改后的流水東苑小區,它的東面是鐵路,南面是運河,小區正中間一個中心花園特別亮眼。
經過徹底改造煥然一新的中心花園,鋪著嶄新的石材地面,整個面積有800多平方米,中間和兩邊各有一圈花壇,花壇的外沿是半米寬的水磨石,老百姓能舒適地坐在上面休息。即使下雨天也不怕,中心花園有風雨連廊可以遮風擋雨。
“我們小區改造后,這個中心大花園最受大家喜歡了,每天從早晨5點開始到晚上10點,都相當熱鬧。”正帶著外甥在公園里騎扭扭車的金大姐說。
她家住在流水東苑5幢,已經在這里住了20多年了。金大姐告訴記者,流水東苑小區始建于1995年,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她家就是當年因鳳起路建設工程拆遷后,搬到這里來的。
走進舊改完成的流水東苑,記者看到有許多樓幢已經加裝上了電梯,還有的樓幢前已經預設好了“電梯基坑”。“我們從去年9月份舊改開始,就把居民們想加裝電梯的需求一起考慮進去了,舊改的同時裝上了10多部電梯,圓了不少居民的‘電梯房夢’。”流水東苑社區書記孫鑒明說。
這次,流水東苑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涉及21幢房屋,1384戶居民,總建筑面積8.55萬方,改造和新建公園3座,提升綠化1萬余方,12個單元在建或完成加梯,升級地下車庫5個,新建非機動車棚3個,增加智能充電樁310個,停車泊位擴容15%,升級版地埋式垃圾房也即將投入使用。
“流水系”老小區全部涅槃重生
構建大運河畔的幸福生活圈
流水東苑的舊改完成,這意味著拱墅區文暉街道“流水系”老小區的全部“涅槃重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舊小區建筑外立面陳舊,樓道牛皮癬屢見不鮮,電線私拉亂接,屋頂雨棚破損漏水,老人孩子的活動空間少,小區服務功能配套不足……
流水北苑作為2019年首批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小區進行了一次從內而外的更新,實現“舊貌換新顏”。緊接著就是流水西苑提升改造,這次改造更是邀請居民參與舊改,解決實際困難,消除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陳年頑疾,同時發揮居民主體作用,讓渡公共空間、認領綠化自費養護。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流水東苑改造融入了清廉文化元素,深挖大運河清廉元素和文化底蘊,精心打造清音廉律、詩緒廉翩、清風拂銹、清廉竹石、好運廉廉、廉情直報工作站等清廉文化陣地,與流北清風園、流西武林清風書屋、運河清廉文化廣場等16個文化陣地串珠成鏈,構建流水苑15分鐘清廉文化生活圈,擦亮大運河清廉文化“金名片”。
此外,指揮部主動與周邊的漢庭酒店對接,共同打造“清廉咖啡吧”,通過開放式管理,以文潤心,拓展社區廉政文化宣傳陣地。
據悉,文暉街道在舊改中堅持“三四五模式”,圍繞“保持舊的肌理、賦予新的功能、展現老的味道”,以“最大的理解、最小的影響、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變窄為寬、變廢為寶、變無為有、變舊為精、變甩手為幫手,構建大運河畔的“幸福生活圈”。
(通訊員 陳磊 劉妍 記者 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