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江西省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裝備領域建設3-5個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培育20家以上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培育60家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建設100個數字化車間與智能工廠,開發和推廣一批數字化轉型方案。
(資料圖)
視覺江西艾世民攝
主要任務:圍繞融合、創新、服務,構建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新優勢、新生態
融合賦能,培育數字化轉型新模式。圍繞技術融合、集成應用、模式創新等重點方向,促進工業互聯網與裝備工業深度融合,支持創建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深化標識解析在行業廣泛應用。引導裝備企業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品牌影響力突出的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發揮行業骨干企業的示范效應,帶動行業數字化水平整體提升。
創新驅動,建立數字化轉型新優勢。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裝備龍頭企業協同創新,開發高性能加工、先進成型等工藝技術。聚焦裝備行業新技術應用、特定場景優化、企業整體提升等需求,提供低成本、輕量化、集成化解決方案,促進裝備行業生產方式數字變革。
提升服務,構建數字化轉型新生態。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與數字化轉型服務商,促進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與裝備企業加強供需互動,為企業免費開展診斷輔導,提供“一對一”數字化轉型解決路徑,促進服務機構與企業協同發展。
實施路徑:聚焦汽車、電工電器、智能裝備、特色裝備等重點領域
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發揮汽車行業產業鏈長、帶動效應明顯的優勢,以整車制造為牽引,帶動發動機、變速箱、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同步提升數字化能級。引導整車企業構建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應用體系,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的全鏈路,提供全域觸達、服務閉環的全周期數字化服務。
電工電器。重點聚焦互聯智能工廠、制造服務化、供應鏈協同等,全面提升電工電器企業制造過程數字化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打造集產品設計、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成套裝備與系統服務等為一體的數字產業鏈。
智能裝備。在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成套生產線等高端裝備領域,突破面向智能裝備個性化定制的新模式,實現產品模塊化設計、零部件智能生產、裝配及檢測智能化。
特色裝備。針對軸承等傳統機械加工行業,探索建立數據貫通、面向生產的數字化平臺,支撐研發、設計、工藝與制造一體化,提升產品設計標準化與設計效率。
保障措施:強化人才保障、加大金融支持,統籌協調推進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加大統籌協調。強化對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統籌協調,細化工作目標,落實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解決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形成資源共享、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強化人才保障。加快引進數字化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智能制造實訓基地,著重培養裝備行業數字化轉型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在業務范圍內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開展合作,創新產融合作模式。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中長期貸款支持,開發符合智能制造特點的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鼓勵裝備企業多樣化融資,開展相關融資租賃業務。(尹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