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消息,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通過官方渠道發布招聘信息,要打造中國版OpenAI公司,只招頂級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王慧文表示自己將不持有股份,出資5000萬占股25%,余下股份用于邀請人才。
(圖片來自:ChatGPT)
人工智能聊天已經成為科技圈公認的新風口,在ChatGPT平臺走紅之后,科技企業、半導體廠商股價大漲,在這個消費市場寒潮之下,展現出了強悍的爆發力。最新消息披露,原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創立了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 出資5000萬,自稱要打造一家中國版的OpenAI公司。 目前還不確定這家公司會以什么方式參與到人工智能機器人市場里來,畢竟微軟、谷歌和百度本就有具體的互聯網工具和辦公工具,以ChatGPT模式進行工具融合、功能拓展并不是太難的事。
【資料圖】
(圖片來自:美團客戶端)
不過,王慧文還是很有互聯網頭腦的,在互聯網社交興起之時創立了校內網(人人網)、在房地產行業朝氣蓬勃的時期打造了淘房網,再到后來的美團,幾乎每一步都緊抓發展潮流。但現實地說, 人工智能還是需要技術積累的, 即便是行業中的頭部企業,也難免失手。
早些時候,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攜旗下最新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Bard”亮相演示現場,沒想到首秀就翻車, 導致公司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Bard”在回答“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相關消息時給出了錯誤的回答,讓用戶對AI聊天產生質疑,尤其是這類問題明明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獲得正確答案,人工智能反而回答錯了。
(圖片來自:pexels)
ChatGPT模式已經受到了企業和用戶們的認可,微軟已經率先在旗下的Bing搜索中加入了類似的功能, 也就是以“問答”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幫助。 當然,ChatGPT模式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棒的協助型工具,可初創企業想要利用這種模式創造收益,似乎還比較難。關于人工智能如何直接參與變現,目前在初步的探索階段。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領域提供的工具目前以“準確性”和“互動性”作為核心賣點, 一旦受到廣告營銷或是人為引導介入,那么不正確的信息可能會對用戶造成影響。 當然,王慧文帶領的光年之外科技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加入到這個行業中的“初創企業”,但這類公司要如何成功獲得市場的認可,暫時還不能確定。
(封面圖片來自:美團客戶端)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系linxiuliu@lei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