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油菜花盛開,
帶上心愛的TA遠離城市紛擾,
(資料圖)
踏入金黃色的油畫世界,感受春天的美好!
白墻瓦黛相與油菜花輝映
【江西婺源】
「 全球十大最美梯田_ 篁嶺 」
粉墻黛瓦的徽州古民居與壯闊的梯田油菜花海組成的田園風光,一場別樣的賞花體驗!
篁嶺地處婺源石耳山脈,面積5平方公里,周邊千畝梯田簇擁。陽春三月,婺源篁嶺山間油菜花全面盛開,千畝梯田油菜花同時綻放,漫山遍野。
篁嶺以其獨特的梯田地勢與白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群交相輝映,秀氣而瑰麗。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點綴在金燦燦的油菜花田中,春風吹過,生意盎然。
不恐高的朋友們還可以嘗試高空賞花,過一過這“臥云懸索橋”,這座橋中心有一塊玻璃,望著底下深深的峽谷,俯瞰整個油菜花海,尤其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山中金黃色的油菜花開,人也仿佛在花海中游蕩。
「 徽州特色古村落_ 江灣 」
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村中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南關亭、北斗七星井等景點。
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灣景區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點,在這里可以體會舊時手工藝匠人的傳統技藝,觀賞徽劇、婺源民歌等傳統劇目,極具有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 一彎如月的小島_ 月亮灣 」
婺源的月亮灣位于秋口鎮外俞村,到達李坑的半路之間,有一座狹長的小島。小島夾在兩岸之間,形狀猶如一彎月,這就是月亮灣。偶有三五農婦臨湖漿洗,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如此美景深得游客喜愛,已然成為攝影愛好者們最佳拍攝地之一。
它依山傍水,水面平靜如鏡。春日田野大地金燦燦的油菜花、翠綠的茶葉、古樸的民居點綴得絢麗多姿,使之呈現出一幅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
放眼望去一灣湖水如彎月靜臥水面,袖珍的小島,翠綠的湖水,靜謐流淌。籠罩在晨霧中的山巒跌宕起伏,山下黛瓦白墻組成的古村落在裊裊炊煙中呈現。
「 中國四大花海之一 _ 江嶺 」
每當春暖花開時,置身于江嶺萬畝梯田中,黃燦燦的油菜花與遠山、近水、粉墻、黛瓦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
它是婺源田園風光的經典代表。從江嶺開始,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從上向下看,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幅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
作為 “中國最美鄉村\" 田園風光的代表作, 古樹、河流、梯田、農舍、農作物合理布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諧,“天人合一”在這里得以完美展示。尤其是山頂人家成了江嶺風光的大背景,遠眺白墻黛瓦掩在黃花綠樹間,陣陣云霧飄來,恍若天上人間,被譽為中國春季“四大花海”之一。
江嶺的山有多高,梯田也就有多高。站在半山腰的公路旁舉目遠眺,無數的梯田連成一片片、一丘丘地在山梁上伸延,數不清的梯田組合在一起,一道道、一塊塊、一壟壟地護衛著山坡,護衛著村寨。
江嶺梯田隨著四季的變幻,景色也各不相同。春天的江嶺,是油菜花盛開之時,一片金黃色油菜花的世界,吸引了無數攝影師和游客。
「 小桃源_ 慶源古村 」
一個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素有“小桃源”之美稱。民風淳厚、景色宜人、空氣清新不染纖塵,泉水清澈富含靈氣。每到春天,油菜花、梨花和桃花同時盛開,把慶源人家籠罩在一派“金山、銀海、胭脂云”的景象之中。
清幽的小溪潺潺而流,這是古村獨具靈性的地方;小溪窄則兩三米,寬著十來米,把慶源古村一分為東、西兩岸人家。初來乍到,便似有古徽風撲面而來,讓人心生歡喜。
溢彩流金的油菜花海
【云南羅平】
羅平擁有近百畝油菜花田,這片金色花海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進“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名錄中。
當春風吹拂大地,萬畝油菜花競相怒放,雖非名花,但卻成就了天地間的大美。駐足于天然油菜花海,觀無邊無際的金黃色海洋,令人目不暇接…
羅平的“油菜花?!甭劽谶?,是春天出行不可錯過的熱門景點之一,萬畝的油菜花田錯落在峰林間,形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油菜花海”。
而在羅平縣城沿324國道北東行12公里處,有一處數不勝數的錐狀的小山叢,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壩子里,這就是 金雞峰叢 (觀花海的最佳處之一)。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金雞峰叢盡收眼底。在不同的季節里,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錐狀山頭點綴在無邊無際的綠色和黃色的海洋中。
「 地貌奇觀_ 牛街螺絲田 」
螺絲田是其中最著名油菜花拍攝點,這里的梯田是圈狀的,遠遠看去像是螺絲上的旋紋。
在不同的季節中,不同的農作物形成各種不同的色塊造型,從中部的園形小盆地放射性展開。
開滿油菜花的層層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頂,滿山遍野。這是大自然與人工的杰作,大自然造就了這一奇特的串珠漏斗巖溶地表,經過當地的農民修造耕耘,加上羅平得天獨厚的氣候,造就了這狀美的奇觀。
別看牛街螺絲田藏于深山之中,大名早已蜚聲海內外,許多中外攝影專家都曾來這里拍片,中外著名的畫報、雜志也收集了這里的地形地貌。
「 氣勢雄偉_ 九龍瀑布群 」
九龍瀑布群被譽為是“中國最美麗的瀑布”,憑借地貌差異形成了大小十級瀑布。或雄偉、或險峻、或秀美、或舒緩,美不勝收,絕倫無比。
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蝕,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級寬112米,高56米,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號稱“九龍第一瀑”。
瀑間淺灘深潭千姿百態、異彩紛呈,裂帛般的白瀑,綠玉般的流水,層層疊疊階梯狀的水臺繞著水瀑蜿蜓而下,從不同的角度審視都會給你一陣陣的驚喜。
九龍瀑布群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第四名”。
它集“桂林之靈秀、版納之風情、九寨溝之幽靜、匯三峽之險峻、黃果樹之雄奇”是來到此游玩的旅客的真切觀感……
每年的農歷二月二、三月三,分別是布依族的對歌節和潑水節。
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互相唱山歌,觀看劃竹排比賽。
方圓幾十里的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則要在以后的三天中,舉行盛大的游山、對歌和交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建立親密關系。
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僅供參考
「 民族風情濃郁_ 臘者村 」
作為云南的傳統村落之一,臘者村以濃郁的特色和古老的習俗,記錄著歷史留下的印跡。
臘者村背山面水,在蒼翠欲滴的群山環抱中,美麗的多依河蜿蜒而下,兩岸種植著古老的榕樹,其間綠野鋪陳,置身其中,猶如走進了一幅天然的畫卷。
百余人家、青石板路、吊腳樓、傳統服飾、古老習俗……名列“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保留著大量的古式建筑、民俗,以及悠久的歷史記憶。
在臘者村,你還會發現當地的傳統技藝很豐富,主要有 制竹、紡織、刺繡、蠟染 等,幾乎家家都具備這些技藝,這也是各家各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手工勞動。
傳統建筑主要為布依族傳統干欄式建筑,由主樓和曬臺兩部分組成。以二層和一層為主,少數建筑為三層。最早的民居為1919年所建,部分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科學研究布依族民居的典范。
原始古樸的自然風光、古老的布依族民居群、傳統的民間技藝,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中國少數民族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讓臘者成為國內小有名氣的鄉村旅游勝地。
< END >
| ◆ 遇間 Meet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