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飄色是吳川的“元宵三絕”之一。
2、飄色是集戲劇、雜技、美術為一體的綜合舞臺造型藝術,它運用力學原理,用鋼筋支撐演員,以華麗的服飾加以遮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飄色通常由一至幾人裝扮而成,一般由十一二歲少年擔任,每臺飄色一個內容。
4、除《穆桂英掛帥》、《哪叱鬧海》等歷史神話故事外,近年增加不少現代題材。
5、飄色游行是元宵活動高潮,隊伍長達數公里,吸引無數游人。
6、 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廣東湛江吳川的鬧元宵熱鬧非凡,別具特色,而最引人注目挑選騍被當地群眾稱之為“飄色”的活動。
7、 飄色一詞在辭海中沒有,是廣東白話的稱謂,意指在無宵節以裝扮艷麗的彩旗隊、彩車隊、儺戲造型隊和嗩吶、歌舞、舞獅隊、舞龍隊等不同民間藝術形式組成的游街活動的統稱。
8、其中儺到期徒刑是其不可缺少的內容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式。
9、飄色活動在吳川據可考的時間至少也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他的影響不僅在粵西,就在整個東南亞都名聲在外。
10、從歷史源頭說,飄色也是農民祈求神靈鎮邪去病保平安,企盼豐年的原始祭神求福活動。
11、今天的飄色,既有舞龍、舞獅之類的神州大地處處可見的傳統藝術形式,還有在中國,甚至東南亞地區華人所獨有的以儺戲徒刑隊伍組成的飄色陣營。
12、這些儺戲造型的題材多取自于歷史典故和傳說中的故事以及人物,多表現農民的揚善懲惡、安居樂業、傳頌英雄、鞭撻惡人的樸素、善良心理。
13、近年來,現代文明健康的內容也不斷容于其中。
14、飄色的游街還有一個特點,各村各鎮各鄉的飄色隊伍相約在一起陸續通過街頭,以比試高低,過去飄色中的很多造型隊伍均由人或牛馬來拉,現在多用機動車,把它外型巧妙裝點一番,看上去很自然和諧,不注意還看不出車體的外形。
15、飄色活動在吳川市政府的有意識地引導改造下,已成為一項健康的民間慶典活動,農民們普遍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影響,每次飄色活動中,少不了宣傳計劃生育、水利、環保、儲蓄等與農民相關的內容。
16、飄色活動的后面,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有善做泥塑的、有善化妝點彩的、有善制作各種道具的等等,他們中有許多是世代相傳的藝人,就連飄色中扮儺戲造型的孩童都是從幾歲就開始參加的。
17、飄色外形的巧妙之處是人物的造型動作和組合在整個飄色活動中都由真人裝扮,并保持一個姿勢和動作不變。
18、所有造型動作和組合均由鋼條鐵管焊接成造型需要的結構,人物的動作則依靠在這些起承受與支撐作用的鋼鐵框架上,這些框架因人肢體的結構而設計,當造型人物穿服裝時,其結構框架也被隱入服飾中,從外觀看,不留意是看不到支撐的鋼鐵結構的。
19、吳川市每隔幾年都要在梅(上艸下錄)鎮舉行較大的飄色活動。
20、線路主要在江心島(現稱文化島)、三角符等市區主要地段,附近村鎮有十幾支飄色隊伍加盟,組成約十幾里長的隊伍,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觀光客。
21、1998年正月的飄色吸引了來自美國、墨西哥以及東南亞等的四十多萬人觀看。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