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又迎來一位新成員。3月3日,證監會官網公告顯示,核準設立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由美國聯博集團(下稱“聯博”)旗下聯博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
(資料圖)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今年1月證監會核準設立施羅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陸續從合資轉外資,僅隔短短1個月,又一家外商獨資公募出現。截至目前,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已擴至8家。外商獨資公募布局中國腳步進一步加快
公開資料顯示,聯博于1967年成立于美國,1988年在紐交所上市,2008年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2014年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2015年在上海成立外商獨資企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資產管理規模達6460億美元(約4.4萬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證監會官網
自公募基金行業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以來,外資機構進軍公募市場的步伐明顯加速。2022年下半年以來,路博邁基金、富達基金等多家外商獨資公募紛紛獲批展業,外商獨資公募的獲批間隔時間也有所縮短。今年以來,外商獨資公募獲批成立和展業的消息更是頻傳不斷。
例如,2022年11月,泰達宏利基金股權變更獲批;2023年以來僅3個月的時間,施羅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史丹利華鑫基金,以及聯博基金的陸續獲批。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就超過了此前兩年的“進度”。而另外三家則分別出現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和9月。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加上此次的聯博基金,境內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共有8家,還包括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泰達宏利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
據記者觀察,目前外商獨資控股的案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部分外資巨頭申請成立新公募基金公司,例如此次獲批成立的聯博基金;二是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成為了外商獨資公募,例如泰達宏利基金就是第一家合資轉外資控股獲批的公募基金。
在上述新成立的外商獨資公募中,貝萊德基金作為第一家外資系基金公司,產品布局步伐較快,截至目前已發行并成立了5只公募基金產品,包括4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債券型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6日,貝萊德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62億元。
與此同時,路博邁基金和富達基金也展開了首只公募基金產品的發行工作。從進度來看,路博邁基金的首只基金,即路博邁護航一年持有期債券正處于募集階段,募集時間為2月27日至3月17日;而富達傳承6個月持有期基金也將于2023年4月3日至4月21日正式發售。從產品類別來看,前者是一只債券型基金產品,而后者則是一只股票型基金。
針對外資系公募基金陸續獲批,業內普遍認為,基金行業正逐漸進入中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的大時代,外資基金公司的入局為中國公募基金市場帶來更多的競爭和活力,同時也面臨一些本土化展業的挑戰。
“外資巨頭入場,是出于對中國市場看好,這也會為境內投資者帶來成熟專業、多樣化的投資策略和管理模式,整個行業的參與者也更加多元化?!币晃换饦I人士對記者表示,不過由于國內外市場環境與投資者理念存在一定的差異,渠道建設方面的積累相對薄弱,因此是否會有“水土不服”等現象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