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 對基礎差、習慣不良的學生,我會有種憐惜。
(資料圖片)
2、他們也想學習好、頭腦聰明、人見人愛,可是學習上卻比別人慢一拍;他們也想及時完成作業,不打架、不惹大人生氣,可是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身體和頭腦。
3、病癥表現在孩子身上,病根實際在家長身上。
4、想到這些家長,我腦海里浮現最多的就是一張張焦急、無奈、恨鐵不成鋼的面孔。
5、交流時,往往我還沒說幾句,家長們就迫不及待的如祥林嫂般嘮叨孩子的不是,最后以老師,您使勁打結束。
6、遇到這樣的,我就推薦他們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
7、 這本書內容非常具體,基本上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小場景組成的,通過正反兩種互動方法的對比,讓家長懂得如何做、怎樣說才是有效的。
8、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說出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9、家長要了解,孩子說一些話時,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10、什么樣的話會傷害激怒孩子,什么樣的話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平靜下來。
11、例如對于一些愛發脾氣的孩子,對家長提到了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1.、全神貫注地傾聽。
12、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13、3、說出他們的感受。
14、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
15、用這樣的方法孩子會得到安慰與理解,溝通更容易進行。
16、 書中有小練習,可以訓練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等。
17、現實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忍不住摻雜發泄的情緒,想到哪,說到哪,自己痛快了再說。
18、與后進生家長交流時,我總是一再強調:回家不要打罵孩子,關心孩子心情,多花些時間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19、輔導孩子時,一定要控制情緒,如果覺的要發火了,趕緊走出去,緩和情緒。
20、書中多次提到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從孩子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感覺,去體驗家長用不同態度說的一些話,對孩子心理感受的影響。
21、孩子雖小,但他們是有喜怒哀樂、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人。
22、只有真正地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與他們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23、 我覺得這本書本質上是一本人際交往的書,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適用于家長與孩子之間,適用于與所有人之間的交流。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