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河北保定市220千伏司倉變電站,隨著技術人員將試驗電源緩緩降低至零,該站中低壓二次回路向量檢查試驗圓滿完成,標志著由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網河北電科院)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基于碳化硅材料的繼電保護向量檢查裝置正式投入使用。
在電網系統中,繼電保護可看作診斷設備故障的“醫生”,二次回路向量則是其重要“感官”,而開展二次回路向量檢查試驗是使其“耳聰目明”、準確“問診”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光伏、風力發電等分布式電源的大量接入,配電系統電力潮流呈現出雙向隨機的運行狀態,繼電保護為此新增了多種二次回路設備,導致回路復雜程度呈指數型增長,這便給向量檢查試驗帶來了極大困難。”國網河北電科院電網技術中心李鐵成介紹。
為解決二次回路向量檢查試驗難題,國網河北電科院創新利用碳化硅電力電子技術,成功研發出含大功率連續可調電源、可控負載的配電網繼電保護向量檢查裝置。該裝置通過在配電系統中輸入模擬連續可調可控的電源、負載“模擬”故障信號,能夠精準判別二次回路向量是否正確。經現場試驗驗證,該裝置不僅可實現試驗過程的負荷電流穩定輸出和脈沖電流快速響應,同時還有效解決了二次回路向量檢查試驗因配置復雜、空間受限等操作難題。
“變電站二次回路試驗操作空間狹小,為了便于操作,我們將試驗系統高度集成化,試驗設備從原來‘集裝箱’大小濃縮到現在的‘行李箱’大小,試驗過程僅需‘一鍵操作’,二次回路各項數據、是否存在向量漏洞一目了然。”試驗研發人員劉清泉介紹。現場試驗顯示,應用該套裝備能夠直接縮減試驗時長近40%,有效提升了試驗效率,堪稱配電系統的“診療儀”。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試驗裝置的現場應用,特別是在便攜性、智能化方面,繼續開發數據深度分析、功能一鍵操作的試驗裝備。同時我們還將加快技術成果孵化,擴大產品應用范圍,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技術支撐。”劉清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