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沿河好茶喜報頻傳。第十一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暨貴州茶品牌創新營銷思享會在貴陽隆重開幕。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消費者最喜愛的茶葉品牌”,沿河千年古茶榮獲“2022年度消費者最喜愛的貴州茶葉消費品牌”;“姚溪貢茶”獲得第35類注冊商標……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東北角、銅仁市北部、烏江下游。北部、東部分別與重慶市彭水、酉陽縣接壤,西北部與遵義務川縣毗鄰。沿河區位優勢明顯,是黔、渝、湘、鄂邊區物資的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
(相關資料圖)
沿河地處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東北邊緣斜坡、大婁山脈與武陵山脈交錯地帶,烏江由南至北縱貫全境,地勢西北部和東南部高,中部低,由西北、東南向中部烏江河谷傾斜。
群山、溪流、云霧、空氣、光照、獨特雨林元素之涵養,沿河好茶占盡了生態基因。正是良好的生態,孕育出沿河好茶溫和敦厚的獨特氣質。
茶香裊裊,氤氳繚繞。說起茶,似乎就有一股幽香,盈盈升騰,撩撥鼻息,不說滿室生香,也能說滿心悠然,那滋味,那感覺,通透而清澈。
一壺茶里收藏著悠閑時光,無論多忙碌,只要泡上一壺茶,看那香氣縈繞,心靈就逐漸豐滿,茶香的源頭,不在雙手,而在心間,更在那畫廊烏江,山歌沿河。
常年品茶的人,想必對“山高霧厚出好茶”這句話并不會陌生,有專家解析為:好的地理環境+好的氣候條件+優質的茶樹原料。據說,高山云霧出好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空氣稀薄,受茶樹蒸騰作用相應加快的影響。芽葉本身不得不分泌出一種抵抗素來抑制水分的過度蒸騰,這種抵抗素就是茶葉的寶貴成分——芳香物質。所以高山茶香氣較高,沖泡后杯底留香,持續時間較長。
高山地區多以腐質砂石土壤為主,土層深厚,酸度適宜。植被繁茂,枯枝落葉多,地面形成一層厚厚的覆蓋物,這不但讓土壤質地疏松,有機質和礦物質豐富,且茶樹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生長旺盛,芽葉肥壯,內含物也很豐富。
高山地區,人跡罕至,空氣質量良好,幾乎沒有污染。高森林覆蓋率為茶樹的生長,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憑借自身的抵御能力,少有病蟲害的干擾,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然有機”。
高海拔山區云霧彌漫,茶樹接受日光輻射和光線的質量與平地不同。長波光受云霧阻擋在云層被反射,以青藍光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強,作用于茶樹而合成更多的生物堿和酚性物,這也是高山茶味釅力剛的原因之一。口感以“濃強豐富、飽滿厚實”為風格特征。云霧繚繞的山區,當陽光接觸地表,紫外線被水蒸氣反射,更多紅橙光的進入,為茶樹合成生長要素(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打下了堅實基礎。
海拔越高,晝夜溫差越大。晝夜溫差大,非常有利于茶樹氮磷物質的代謝,加快茶樹自身營養物的體內循環,促進茶樹生長。高山地區白天氣溫高,日照充足,茶樹的光合能力強,合成物質多;夜晚氣溫較低,茶葉背面呼吸氣孔關閉,茶樹的呼吸作用隨之放緩。由于呼吸消耗減少,茶樹的營養物質得以更多的積累和貯存,而使得高山茶內含物質更加豐富。
沿河茶樹一般栽種在高山密林中,熱帶雨林的高大闊葉喬木,為茶樹遮擋了強烈的陽光。漫射光和閃射光構筑了茶樹生長的天然大棚,使高山茶持嫩、顯毫,外形更加美觀,具有內含物質豐富、鮮爽度高、香高、味釅、美觀、耐泡的特點。
一片綠,讓時間慢下來,讓心靜下來。一壺茶湯,收藏悠閑時光。
霧鎖千樹茶,云開萬壑蔥,香飄千里外,味釅一杯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瀚澤
編輯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