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發生一起學生春游乘船側翻事故,6人落水后4人被救起、2人不幸溺亡。記者日前走訪京城多個開放游船的景區發現,雖然游船大多配備了救生衣,但很少有工作人員主動提示游客穿上。同時,也少有游客主動選擇穿戴。此外,還存在救生衣配備不足、太過簡易、沒有兒童救生衣等問題。消防員提示,游客參加水上項目時應該正確穿救生衣,尤其是不會游泳的人員、老人和孩子。
【資料圖】
在一家景區,一艘游船上沒有一人穿著救生衣。
探訪 僅一船游客穿了救生衣
記者日前來到西城區一家熱門游船公園。靠近該公園北門的一處碼頭,是四人和六人電瓶船、腳踏船的購票處。從購票到上船的半小時內,記者未見關于游客穿救生衣的指示標識及說明,工作人員也沒做任何提醒和指導。
不僅如此,半小時內,十幾撥游客都未主動詢問工作人員救生衣在哪兒及如何穿。上船前記者問船上是否有救生衣,工作人員簡單回答道:“啥都有,快上去吧。”
記者所乘坐的是四人電動船,但船上只配備了3件救生衣,其中兩件隨意放在船尾,另一件則放在船篷下的網兜里。船艙內沒有關于穿戴救生衣的提示。放眼整個湖面,只有一艘游船上的3名游客穿了救生衣,其中一名游客還沒有系緊胸前唯一一個繩結。
在海淀區一家公園的3號碼頭,售票處同樣未見相關提示,救生衣也同樣放在船篷下的網兜里,不仔細找就不易發現。湖面游船密集,但穿救生衣的游客寥寥無幾。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剛剛上岸的游客。一位年輕媽媽說,“工作人員沒提醒,我主動穿的,因為我帶著孩子,穿上救生衣安心一點。”
另一艘游船上一位年輕小伙子說,“救生衣?沒看到啊,哪里呢?”還有一位老人表示,“今天沒風,船速這么慢,挺安全,不用穿。”
在東城區一家公園,售票處、游船上均寫有“乘坐游船時,請您全程穿好救生衣”的提示,在游船座椅靠背上還有救生衣使用圖示,但仍然有游客沒有穿戴。“風平浪靜,穿不穿都一樣。”一位游客說。
現象 不少景區未硬性要求
每年游船旺季,翻船溺水事故時有發生。就在4月9日,北京一公園發生一起小船被大船撞翻的事件,萬幸的是工作人員反應迅速,將落水的3名游客全部救起,有驚無險。
這些翻船事故中不少溺水者都未穿或未正確穿救生衣。在北京不少景區,穿救生衣不是游客上船的硬性要求。一些景區配備的救生衣,還存在太過老舊、簡易、安全性能不足、沒有兒童救生衣等問題。
消防提示 務必系好所有繩子
“從安全角度而言,必須穿,尤其是不會游泳的人員、老人和孩子。”水域救援經驗豐富的東城區安定門外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劉赫說,雖然市內景區水面平靜,但不排除突發極端天氣、意外撞擊等情形的發生。“不要覺得這些是小概率事件,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危險和災難。”
劉赫說,不管是哪種救生衣,都必須按要求系好所有繩子,最好有穿過腋下或者襠部的繩結,“一定要讓救生衣貼合身體,這樣才不至于在落水時,救生衣因為浮力上升并從身上滑落。”
對于不少景區游船常見的簡易救生馬甲,劉赫說,落水后可拽住肩帶往下拉,這樣救生衣就不會上躥卡住脖子。“按規定市內景區都必須配備安全救援設備及人員,即使落水也不要驚慌,盡量借助救生衣浮力等待救援。”
(原標題:游船救生衣不能成了擺設)
記者 張宇
流程編輯:u00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