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脆皮先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我是脆皮。
意外總是猝不及防,突然的就像撒哈拉沙漠里的一場風暴。
4月15號,原本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末。
安徽宿州,蒿溝鎮(zhèn)一個小村莊里,一場文化節(jié)活動正在熱鬧進行。
時間來到晚上將近9點時,一對夫妻上場了。
他們表演的,是高難度高空雜技。
每一個熟練的動作,都可以看出臺下他們付出了多少的功夫。
可下一秒,揪著的一顆心,再也沒能放下。
兩人在被升高至10多米時,女演員突然直線迅速向下墜落。
丈夫試圖用腳勾住她,只剩徒勞。
送去醫(yī)院兩個多小時后,醫(yī)生宣布,搶救無效身亡。
一場原本盛大的演出,化為一個年輕生命隕落的悲劇收場。
丈夫失去了妻子,父母失去了女兒,孩子永遠失去了他們的媽媽。
更可悲的是,事故發(fā)生后,關于女演員墜落的原因,一次又一次反轉。
演出公司口中:兩口子生氣了,所以沒扣安全扣。
丈夫回應,并沒有吵架生氣,我們一直很幸福。
有人開始猜測,是不是丈夫蓄意而為。
文旅部門發(fā)聲,此次活動并未按規(guī)定報批。
直到昨天晚上,終于等來了官方通報:這是一起高空雜技表演過程中發(fā)生的意外墜亡事件。
承辦方,演出前,沒有報備審批手續(xù)。
演出過程中,沒有提供必不可少的演出安全應急防護,違規(guī)使用吊車吊人。
事情到此,終于水落石出。
女演員遺體已被送回河南老家。
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如此高危工作,更應做好萬全防護。
而現(xiàn)實也沒有那么多離奇的謀殺,更多的明知危險在前,也要為了生活的拼命。
沒有安全繩的保護,他們一次次爬上高臺,一次次把生命懸浮在高空。
是因為只能硬著頭皮上,只能用生命去賭。
是因為家里還有兩個孩子,睜開眼,身邊全部都是依靠他們的人。
生活萬般無奈與苦。
有人拿錢換命,有人拿命換錢,每個人都在踽踽而獨行。
2
想起今年二月份,一個引發(fā)許多討論與爭議的視頻。
2月2日,河南的冬天還很冷。
許昌鄢陵,歌舞團表演還是如常進行。
一個空曠的地方,搭上一個臺子,就成了一方簡陋舞臺。
臺上,一個衣著暴露的女子,跪在地上,手中幾瓶啤酒一起,正在往自己頭上倒。
零下十幾度的夜晚,臺下是穿羽絨服的觀眾。
她只穿上了能蔽體的衣服,還要把冷水澆到身上。
我們不知道她是誰的女兒,誰的妻子,誰的媽媽。只知道,此刻,她正努力地活著。
有人看到低俗,有人只看到人間疾苦。
這一次,評論區(qū)沒有太多嘲諷和謾罵,更多的只是心酸。
因為太多人感同身受,看到了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堅持的樣子。
在很多隱于塵煙的小地方,這樣的歌舞表演還有許多。
一個團隊四五個人,一個晚上跑東跑西,他們歇斯底里,使勁渾身解數(shù)。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這樣的形式太過落后,可你看,仍有人還在靠它去活著。
小時候看,會笑會不解,長大后看,再也笑不出。
如果可以體面掙錢,誰愿意如此丟掉尊嚴。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
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人惆悵,能免世人饑荒,能除世人悲涼。
信息無比龐雜的世界,許多人可能早已忘了一個叫吳永寧的名字。
可我至今記得關于他的故事,和他生命最后掙扎的20秒。
也有人至今不敢看那段視頻。
一個26歲的年輕人,熱衷于挑戰(zhàn)極限,高空冒險。
最后,于2017年的冬天,在一處樓頂做引體向上時,失手從200多米的高樓墜落。
他架起的手機,記錄下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
5年多過去了,至今有人不解:
是什么讓他徒手爬上那些高樓?
是什么可以讓他一次次不顧一切,挑戰(zhàn)那些超越生命規(guī)則的極限?
后來,從他的故事里,我窺見了一些答案。
出生在落后凋敝的村莊,高二那年,父親病逝,母親患上疾病。
后自己輟學,母親改嫁鄰村。
去過工廠打工,當過群眾演員……為了給母親看病,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很孝順,也很拼命。
以至于,最后失去了太過年輕的生命。
“紅黃藍白黑,酸甜苦辣咸。每個人都帶著一生的歷史,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
也只能往前走。
3
《殺死一只知更鳥》里寫:
“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
可當你真正走過他走過的路時,你連路過都會覺得難過。”
女子帶著病去趕公交,幾米的路,她走得跌跌撞撞。
摔倒了,就又爬起來,顧不上一身狼狽,她只怕趕不上車,丟了這個月300塊的全勤獎。
要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選擇如此不堪。
馬路中間,車來車往,貨車輪胎突然爆胎。
怕貨物翻倒損壞,男子只能靠在車旁,用身體頂住所有的重量。
如果不是身上千斤重擔,誰會拿命去賭。
演出現(xiàn)場,男子表演結束,后背還在流著血,看著都生疼。
可他堅持笑著,和觀眾一一親切握完了手。
如果可以衣著光鮮站在臺上,誰愿意衣不蔽體傷痕累累。
工地上,高空作業(yè)的工人們。
連續(xù)工作了一上午,累極的他們只能躺在電路上,短暫地休息。
如果可以安穩(wěn)度日,誰愿意一根吊繩懸掛住自己的命運。
余華在書里寫:
“沒有什么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么比活著更艱辛。”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說:
“后來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年少難解其中意,回首已是故事和句中人。
人生海海,翻開每一頁,終究每個人都要經歷苦難,在自己的生命里渡過一個冬天。
凌晨一點,還亮如白晝的寫字樓。
凌晨五點,街上已經點起煙火的小販。
夜半時分,不知何時已調成靜音模式的崩潰。
東走西奔,一天無暇停歇的腳步 ……
有人背井離鄉(xiāng),有人顛沛流離,有人用力堅持,有人把苦往下咽,有人用生命賭一個明天。
山前山后,終是各有哀愁。
不要嘲笑任何一個為了生活拼命的人,也永遠不要理會那些嘲笑你拼命努力樣子的人。
不要感恩那些苦難,也永遠不要忘記,感謝每一個不曾放棄,經受住磨難的你自己。
“每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
但也請你記得:
“煙火未曾照耀的地方,也有仰望著的笑臉,生活沉重如此,仰望本身,即是美麗。”
而暴風雨過后,一定會有彩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