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業行家
在逾期多時后,來自“恒大”的一則公告,又出現了國泰君安的名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預備集合
自行家爆料《恒大……不能倒》一文以來,曾經的“皮帶哥”卸任“消失”,一系列債券爭相逾期,投資者的耐心一點點消磨,港交所也多次發出“清盤呈請聆訊”相關公告。
這不,“15恒大03”剛剛宣布將于本月26日召開持有人會議,審議授權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泰君安)代表債券持有人,加入中國恒大集團重組支持協議等議案。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行家,此前倒是沒機會接觸恒大的房產或是債券。慶幸躲過一劫之余,行家對這家了解不多。
不過,說起頭部券商國泰君安,行家還是有水平之上的了解的:凈利潤超過百億,全行業排名第二,魔都券商“扛把子”……
那么問題就來了,這家頭部券商,為何會出現在這里?
陪伴多年
翻開“15恒大03”現有的293份公告,最早的公告是簽發于2015年7月2日的《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5年公司債券(第二期)募集說明書》。
彼時,國泰君安就是“牽頭主承銷商/簿記管理人/債券受托管理人”,并且簽字“確認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翻到這份文件的簽字頁,行家瞥到了兩位項目主辦人:韓志達、魏瑨。
中證協保代信息顯示,韓志達在2009年2月登記執業于國泰君安,2012年10月擔任保薦代表人至今。從2011年到2020年期間,他簽發了7單項目,并且目前沒有不良信息記錄。另據偉海精英顯示,韓志達在國泰君安戰略發展部任職多年。另一位項目主辦人魏瑨,在2012年10月登記執業于國泰君安投資銀行部門;2019年12月加入中山證券,任職于債券融資總部。
不過這一單項目的盡調和收費情況,行家未能查到更多信息。
在2015年發債時,中誠信證評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誠信證評)給出的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均是最高等級:AAA。2019年中,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債資信)曾給出了AA-的主體評級。同年年底,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接手,給出的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仍是AAA。而在2021年7月起,主體評級首次出現展望負面;同年9月兩次下調,同年12月又有兩次下調,評級一路降到了B級。
2022年3月,恒大集團無法按時披露2021年報;其后的2022年中報和2022年報同樣未披露。
2022年7月,“15恒大03”毫無懸念的宣布展期。
而與“15恒大03”陪伴多年的國泰君安,在2022年就曾主持召開了兩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本次則是2023年第一次。
如果“恒大”的債最終還不上,國泰君安是否能安然脫身?
投行實力
憂慮雖多,思之無益。回到證券行業,行家還是為國泰君安的實力和地位折服。
雖非“三中一華”,國泰君安的投行實力不容小覷。合并利潤表顯示,2022年度國泰君安營收354.71億元,同比17.16%;歸母凈利潤115.07億元,同比23.35%。其中投行業務收入43.11億元,同比增長6.13%,在五項主營業務中唯一增長。
橫向來看,國泰君安投行業務僅次于“三中”,排名行業第四;并且是目前上市券商TOP10中,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家。
再來看創利數據,2022年,國泰君安投資銀行條線毛利率為45.65%,同比上升5.50個百分點。此外,財富管理業務毛利率降幅也較低,下降1.49個百分點。
主要罰單
稍許遺憾的是,2022年以來國泰君安收到了多份監管處罰,主要涉及投行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
在投行業務方面,2022年內國泰君安有兩次處罰:
2022年1月,因在保薦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同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存在對發行人的兩個客戶之間的關聯關系履行充分的核查程序并合并披露相關信息,涉訴專利涉及產品金額前后披露不一致且差異大,對相關流水核查存在依賴發行人提供資料的情形。證監會對國泰君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2022年11月,因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質控、內核把關不嚴,部分債券項目立項申請被否再次立項時,未對前后差異作出充分比較說明,且存在內核意見回復前即對外報出的情況;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聘請第三方廉潔從業風險防控不到位,證監會責令國泰君安改正。同時,證監會對時任分管投行業務副總時任謝樂斌予以警示。
而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同樣有兩次處罰。
2022年2月,國泰君安江西分公司存在對部分符合回訪篩選標準的贛江-同興投顧簽約投資者未進行回訪;一名投資顧問通過微信及微信群向投資者發布誤導性陳述的行為,被江西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2023年4月,深圳證監局點名國泰君安深圳登良路營業部存在不具備基金從業資格參與私募基金銷售,銷售產品時未勤勉盡責,向客戶提供風險測評答案,回訪時告知客戶應對口徑,并為客戶與他人之間的融資活動提供便利和服務。為此,這家營業部及當事人均被監管警示。
此外,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因存在違反洗錢管理規定的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對國泰君安合計處以95萬元罰款。
高管履職
為了解國泰君安負責相關業務的主要高管,行家查看了2022年年報。
行家注意到,國泰君安的多位高管有著投行背景。
總裁王松先生,早在“國泰證券”時代便負責債券發行工作,有著多年固定收益部門管理經營。
因前述罰單受到內部批評的謝樂斌先生,出身君安證券投行部門,長期分管投行業務。
副總裁羅東原先生,曾涉君安證券債券部門任職,長期擔任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門管理職務,2021年7月起兼任機構與交易業務委員會總裁。
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兼首席信息官聶小剛先生,曾是國泰證券投行部門員工。在進入高管序列前,他曾任國泰君安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等職。
副總裁李俊杰,2022年1月至今兼任投行事業部總裁、 執行委員會主任。合規總監張志紅女士,出身證監系統。
此外,有著資管履歷的龔德雄先生,曾是上海證券總經理;他于2015年加入國泰君安,2016年起任副總裁,分管財富管理業務。就在4月20日,龔德雄剛剛因個人原因離職。媒體報道稱,他已履新申能集團,擔任副總裁;下一站或將是東方證券。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考慮到現任總裁即將年滿60周歲,預計近期將會宣布退休。那么,在他之后,將由誰來接任國泰君安的“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