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字經濟的到來推動社會變革,數據紅利有望成為我國新的比較優勢,數字經濟投資前景廣闊。
數字經濟發展進入“萬物互聯“的第三階段,“硅本位”思考數據的價值值得再認識。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泛指由數字技術或信息通信技術支持的一系列貿易、經濟和社會活動,2020年后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元宇宙、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特征。伴隨科技企業的硅基“人工神經元”特征越來越明顯,我們認為在數字經濟發展導向下社會變革的奇點會越來越臨近,數據要素將是未來主義“硅本位”體系下的核心要素,數據的價值值得再認識。
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優勢得天獨厚,未來數據紅利將成為中國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首先中國存量數字經濟體量龐大,已占國民經濟規模近四成,未來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攀升;其次政府重視,數字經濟頂層設計規劃與配套政策完備;再者中國國民對AI技術的使用最為積極樂觀。中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數據大國,數據結構向生產端結構化數據演進,數據紅利將成為中國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
AI推動社會生產函數變革,數字經濟時代每個行業都值得再做一次。AI會是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加速引擎。隨著Chat GPT的推出,人工智能迎來iPhone時刻,AI可以類比石油鉆井機,沒有鉆機石油無法成為工業時代的黑色血液,沒有AI人類數據的價值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掘。目前AI技術已經開始影響社會經濟生產活動,帶來許多便利和優勢,整體來看AI會改造社會生產函數,推動效率提升。AI+重構產業,數字經濟時代每個行業都值得再做一次。
投資角度,我們認為數字經濟可以從內到外可以拆解為算力、算法、數據、場景四塊,算力相關的是最上游,算法相關是板塊主要骨架,數據方面是磚木,場景是最后的成品。A股方面,除了第二項的算法領域之外其他都有比較充足的涉及標的,我們對此進行了充分梳理:
(1)算力:數字經濟的底座,A股涉及處理器、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人工智能芯片、異構處理器、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板塊;
(2)數據: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關鍵性生產要素,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生態保障
(3)場景:數字經濟的最終落地,是數字經濟鏈條上涉及范圍最廣、想象空間最大的環節,可分為舊場景數字化和數字化新場景兩塊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人工智能隱含的道德風險;技術發展阻滯帶來的需求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