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編輯部
整理/吳憂
(資料圖片)
5月3日,被譽為近五年最火的“五一”假期圓滿收官,隨著積攢三年的熱情被徹底釋放,居民出行意愿強烈,消費熱情高漲,消費市場大幅升溫。消費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多個數據表現超出預期。
總體上看,今年五一市場消費呈現出了幾個主要的特點:
1、出游人次、國內旅游收入均超疫情前水平。據文旅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不過,出境游正逐步復蘇,但尚未完全恢復。
2、餐飲加速“回血”。據美團平臺監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餐飲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有部分餐廳重新出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爆場面。此外,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9%。全國示范步行街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21.4%和87.6%。餐飲休閑消費持續火熱,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
3、電影票房接近2019年同期。今年電影“五一”檔空前熱鬧。有18部影片進入“五一”檔,數量已超過歷年同檔期。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17時,今年“五一”檔票房達14.7億元,是繼2019年、2021年后中國影史票房第三高的“五一”檔,接近2019年五一檔同期水平,相當于2021年五一檔總票房的8成多,未能達到市場預期。
如果說文旅消費市場呈現出強勁增長的態勢,那么,線下的實體商家表現如何?《聯商網》統計了全國主要城市的五一消費數據情況,看看哪個城市最吸金?
北京
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46.6億元,同比增長21%。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3498.9萬人次,同比增長76.5%。前門大柵欄商圈、地安門外商圈、王府井商圈、大興機場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5.5倍、5倍、2.6倍、2.2倍,亞奧商圈、三里屯商圈、CBD商圈等11個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超1倍。燕莎奧萊、首創奧萊、西單商場、朝陽合生匯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倍、2.7倍、2.2倍、1.9倍。西單大悅城客流近50萬人次,同比2021年增長3%,同比2019年增長18%。實現全場銷售超7700萬元,同比2021年增長6%,同比2019年增長10%。
上海
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監測顯示,節日期間(4月28日至5月2日),全市線下消費支付金額343.6億元,線上消費支付金額245.8億元。其中,餐飲業消費金額62.6億元,同比2021年節日同期增長70.0%,同比2019年節日同期增長約62.8%。據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外來消費發生消費金額為148億元,同比2021年節日同期分別增長15.0%,同比2019年節日同期分別增長19.3%。
廣東
“五一”假期期間,廣東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37.6%,比2019年同期增長19.1%;重點商品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8.1%,比2019年同期增長12.9%。從熱門商圈來看,北京路步行街客流總量同比去年增長231.1%、比2019年同期增長50.9%,總營收同比去年增長294.2%、比2019年同期增長44.4%;天河路商圈人流量同比去年增長20%。
廣東廣州
據統計,4月29日至5月3日,天河路商圈客流量累計約942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約18%。假期五天,廣百股份、廣州友誼兩大百貨人流銷售實現“井噴式”增長,到店人流近30萬人次,銷售突破2.5億元,同比2022年上升15%。
浙江
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五一小長假期間,有關部門監測的470余家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超47億元,同比增長19.51%,較2019年同期增長16.30%。從業態來看,購物中心、專賣店、百貨店、專業店累計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1.62%、26.99%、23.18%、11.01%。監測的10家電商平臺假期累計交易額同比增長21.6%;累計下單數增長42.0%。二維火監測6200余家餐飲企業累計營業額及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41.11%、40.51%。
浙江杭州
“五一”期間,杭州全市消費總金額為146.42億元,同比2022年增長40.9%,同比2019年增長18.6%。其中,零售、餐飲消費金額分別為74.09億元、26.07億元,同比2022年分別增長26.6%、127.7%;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24.1%、43.3%。杭州25家大型商場營收7.52億元,同比增長38.0%;其中杭州大廈、湖濱銀泰in77、銀泰武林店三大主力商場增幅分別高達66.4%、73.4%、63.0%。世紀聯華等26家大型連鎖超市實現銷售額2.35億元,同比增長3.5%。
浙江寧波
寧波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3日,寧波重點監測的50家樣本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8.52億元,比2022年“五一”同期和2019年“五一”同期分別增長10.7%和17.2%。重點監測的五大重點業態增加類項中,7家購物中心的銷售額達到2.12億元,同比增長34.6%,7家百貨店的銷售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6.3%。
江蘇
據江蘇省商務廳對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監測和初步統計,4月29日至5月3日,全省消費品市場累計實現銷售額約64.5億元、同比增長41.8%,日均銷售額比2019年增長12.9%。其中,餐飲消費持續火爆,全省重點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1.2億元,同比增長95.6%。
江蘇南京
根據商務部監測系統數據,“五一”假期,南京市監測樣本企業假期合計實現銷售額33.5億元,同比增長53.1%,比2019年增長26.0%。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36家商場、綜合體假期合計實現銷售額9.8億元,同比增長24.9%;到店客流量超507萬人次,同比增長38.8%。新街口商圈四家重點企業在假期合計實現銷售額6.3億元,同比增長37.0%,較2019年同期增長26.9%。
江蘇徐州
“五一”期間,徐州(含各縣市區)57家商貿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0.4億元,同比增長25.7%,較2019年增長3.4%。
江蘇南通
4月29日至5月3日,南通市級重點監測的91家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共實現銷售額6.5億元,同比增長44.2%,增幅居全省前列。7家百貨店購物中心實現銷售額1.7億元,同比增長123.5%;6家大型綜合超市銷售額4629.4萬元,同比增長32.3%;3家家電賣場銷售額達4972.5萬元,同比增長46.2%,百貨購物中心業態增速相對更快。
江蘇無錫
監測數據顯示,無錫59家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節日五天實現銷售(營業)額5.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6%,其中44家零售企業銷售額4.68億元,同比增長9.2%,15家餐飲企業銷售額6600萬元,同比增長96.1%。
江蘇蘇州
統計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3日,蘇州全市100家重點商貿企業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5.27%;較2021年同期增長29.51%;較2019年同期增長31.54%。
安徽
“五一”假期中,安徽重點監測的254家零售和餐飲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8.28億元、同比增長16.53%,恢復到2019年同期97.11%。省級重點監測的241家零售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7.11億元、同比增長12.45%,恢復到2019年同期94.17%。省級重點監測的42家百貨店共實現銷售額6.09億元,同比增長19.46%;購物中心銷售增長較快,省級重點監測的17家購物中心共實現銷售額2.76億元,同比增長26.94%。
安徽合肥
4月28日-5月2日,合肥市納入國家監測的45家重點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10.7億元,同比2022年上漲13.69%。
河南
5月3日,據河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省消費市場快速回暖,商貿零售購銷兩旺,餐飲消費加速恢復,全省重點監測的340家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總銷售額近20億元,同比增長21.9%,日均銷售額是2019年同期的113.5%。
湖南
據商務部監測,五一5天假期,湖南400家零售與餐飲企業日均實現銷售額47160.1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8.6%。步步高購物廣場、萬達廣場等多家門店營業額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邵陽步步高新天地、友阿國際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日均客流量均超2萬人次,銷售額共計2000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5.5%。
湖北武漢
4月29日至5月3日,武商、中百、中商、漢商、工貿等五大商貿集團預計銷售額7.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五大商貿集團預計客流量5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漲6%。4月29日至5月3日,武漢累計網絡銷售額預計48.97億元(含在線訂單),較去年五一期間增長7.6%。
湖北咸寧
今年“五一”期間,咸寧25家大型市場主體“五一”促銷活動銷售額約8349萬元,同比增長83.4%。
湖北十堰
據監測樣本企業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市內重點商超(市場)實現銷售額2.0247億元。
陜西
據商務部門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全省570家零售餐飲樣本企業節日期間銷售額18.1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商品零售額17.1億元,同比增長16.1%,餐飲收入9265萬元,同比增長43.6%。
陜西西安
重點監測的48家商貿流通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2.6億元,同比增長17.4%,較2019年同期日均增速19.58%。其中,商品零售額12.08億元,同比增長16.4%,較2019年同期日均增速20%;住宿餐飲收入0.52億元,同比增長45.9%,較2019年同期日均增速12.88%。19家重點商業綜合體、商業街區客流量共計961.1萬人,同比增長98.8%,銷售額共計48096.4萬元,同比增長19.6%。
山東
從山東省商務廳獲悉,“五一”假期,山東500家重點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2.3億元,較2022年“五一”假期同期增長18.2%,全省共舉辦各類重點促消費活動118場。從消費類型看,全省實現商品銷售41.8億元,同比增長17.4%;實現餐飲收入5433.5萬元,同比增長127.3%。從電商消費數據看,“五一”假期全省網零額111億元,較2022年“五一”假期同期增長19.2%。
山東青島
據統計,今年“五一”期間,青島市重點監測的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5.8%。
山東臨沂
據統計,商務部門重點監測的臨沂53家零售企業五天銷售總額達到4.18億元,同比增長36.99%。
山東德州
五一期間(4月29日-5月3日),德州市商貿流通企業零售額整體呈現明顯上漲的態勢,據監測數據顯示,零售企業銷售額比2022年同期上漲22.53%,比2019年同期上漲13.96%。
山東煙臺
“五一”假期煙臺各大消費場景人氣爆棚,生活服務業消費熱度持續走高。據市商務局統計,截至5月3日上午,煙臺重點監測的64戶全市商貿流通企業,實現商品零售額3.5億元,同比增加28.4%。
山東威海
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3日,威海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12家大型商超累計實現商品銷售收入3.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2%,較2019年同期增長55.72%;重點調度的11家住餐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額368.5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3.16%,較2019年同期增長84.16%。
河北
今年五一期間,全省重點監測的166家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和營業收入21.6億元,2022年同期金額17.8億元,今年比2022年同期增長21.4%。其中121家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21.3億元,2022年同期金額17.6億元,今年比2022年同期增長20.9%﹔45家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2795.7萬元,2022年同期收入1513.6萬元,今年比2022年同期增長84.7%。
天津
天津市商務局監測的232家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17.8億元,同比增長20.9%,較2019年增長15.7%;客流量達1098萬人次,同比增長26.8%。重點監測44家購物中心假期實現銷售5.7億元,同比增長17.5%,較2019年增長49.1%;總客流量達751.1萬人次,同比增長40.4%。全市3家奧特萊斯累計實現銷售1.76億元,同比增長77.2%,較2019年增長13.8%;客流量超44萬人次,同比增長1倍。
四川
五一小長假期間,四川550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營業額)37.9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3.3%;成都春熙路等215個特色商圈和商業街區客流量達840萬余人次,同比增長98.4%,營業額超1100萬元,增長235%。
四川成都
據成都市錦江區商務局數據統計,2023年五一假期期間,春熙路商圈客流量達481萬人,同比2022年同期上升34.3%,較2019年增長4.13%;營業額同比2022年同期上升36.9%,較2019年增長2.89%。王府井、群光、百盛等重點商場,客流較2022年同期增長80%,較2019年增長10%;銷售額較2022年同期增長35%,較2019年增長4%。
成都春熙路五一客流
重慶
據監測,“五一”期間,重慶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0.1%,較2019年同期增長9.4%。主城八大商圈零售額同比增長4.4%,已恢復到2019年水平。
遼寧沈陽
從監測數據來看,沈陽重點監測的14家重點商場超市節日累計銷售額2.28億元,同比增長66%。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增速前三位分別是賽特大奧萊5260萬元,同比增長137%,尚柏大奧萊2104萬元,同比增長99%,家百惠超市41萬元,同比增長99%。
寧夏
“五一”假期前3天(4月29日-5月1日)商務廳重點監測的103家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89億元,同比增長14.1%。
寫在最后
不少行業人士都在寄望迎來“報復性消費”,也希望那些被抑制了消費欲望的人進一步試圖補償自己。從實際情況看,這個五一小長假消費者被壓抑的出游熱情確實正被激發,消費熱情高漲,出行半徑明顯擴大,消費者信心也在穩步上升,但被壓抑的需求尚未完全釋放,消費市場仍有不少的空間。
聯商網顧問厲玲指出,據觀察,“五一”人流量大小不勻,人流大的地方,消費的增幅沒有跟上。面臨新的情況,新的消費需求,需要有新的應對辦法,“淄博”事件難以復制,也難以持續,切不可盲目樂觀,零售還是需要面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