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到,“北跨”產業鏈布局,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全面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打造西安經濟發展的新中心。那么,在西安“北跨”發展中,區域內的產業將如何賦能區域未來發展?產業賦能區域發展 明確重卡產業鏈方向
(相關資料圖)
在西安“北跨”戰略還未正式發布之前,陜汽控股、吉利汽車、中石油總部等企業就已早早布局在了西安“北跨”的范圍內,它們在“北跨”發展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2003年陜汽控股3000畝新基地重磅入駐,讓涇渭工業園迎來“開門紅”,也很快吸引來多個重型汽車產業項目,形成了渭北一帶的汽車產業集群形態。在2021年,陜西省確定了23條重點產業鏈,陜汽當選為重卡產業鏈鏈主,并于2022年8月17日發布了《陜西省商用車(重卡)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明晰了重卡產業鏈的發展方向。
《指導意見》指出,要打造以西安為中心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重點布局車規芯片、新能源“三電”系統等項目,形成前沿高端產業布局。“這一布局規劃的落腳點正是渭北工業園,‘北跨’發展將為這一規劃的落地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政治、經濟、營商環境等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實施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對推進我省重卡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和集群化發展有著積極作用。”陜汽控股戰略發展部產業項目推進室高級業務經理陶富勇在采訪中如是說。
2017年,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正式落戶西安,成為全省追趕超越和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又一重要發展引擎。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吉利汽車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成為高陵招商的代言人,高陵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運平這樣評價:“吉利作為西安‘北跨’發展的重點企業,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150個項目已集中開工 總投資1324.63億元
除陜汽控股、中石油、吉利等企業鏈條對區域發展賦能外,今年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也集中開工,共150個項目,總投資1324.63億元,年計劃投資374.96億元。
這些項目中,既有空天·未來高科技產業園、秦創原·秦漢大健康產業園、生命科技產業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也有北辰大道北延伸、水流路跨灞河橋、西閻快速路上跨北環線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還有北屯安置房二期、空港幸福里、燕園秦漢科教園、涇河新城中小學素質拓展中心等民生保障類項目。前不久高陵片區剛剛落地的人工智能制造智慧產業園,預計園區能提供4萬人就業,按照一家3口計算,至少能帶來12萬人來此落戶,拉動片區內需。
可以看出,西安“北跨”發展“集結號”已全面吹響。
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模式 推動產業集群壯大發展
“北跨”發展已來,將為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能級提升和空間格局拓展帶來新突破。
西安市政協委員、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宋穎曾表示,“北跨”發展天時地利人和,將極大拓展城市高質量發展空間,構建起擁河發展新格局。從城市南北空間的交通連接、產業融合、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產城融合與城鄉統籌等方面發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典范、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模式的示范。
陶富勇認為,在西安市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北跨”成為區域內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渭北區域擁有良好的土地、產業、人口條件,已經形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集群,渭北工業大走廊初具雛形。“北跨”發展將進一步推動上述產業集群的壯大發展,對吸引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入駐渭北工業園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華商報記者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