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不僅承受家庭破碎之痛,還時時被家庭成員責難,落下心?。荒贻p人初入職場,因工作壓力大,心事重重。本期“心理援助”專欄專家關注因不堪生活、工作之重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未成年人、青年,為他們送去“心藥”。
(資料圖片)
單親家庭孩子:為什么把怨氣撒到我身上?
小豪(化名)來電:我是一名初二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后,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把怨氣撒到我身上,姐姐有時也會責難我。我為此經常偷偷抹眼淚,上課也走神。請幫幫我。
株洲市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文一瑀:古語云:家和萬事興。
一個完整的家庭,是庇護孩子的溫暖港灣;一個破碎的家庭,是吞噬孩子自信的無盡深淵。
父母離異,受傷最深的是孩子。小豪要治愈自己的心病,最好的方法是在一個安靜、安全的地方“自由聯想”,努力聯想和父母、姐姐曾經其樂融融的景象,大腦中浮現昔日爸爸關心自己,媽媽愛撫自己,姐姐牽著自己的小手一起上學、玩耍的溫馨往事,就能緩解內心的壓抑。
通過“自由聯想”放松心情后,再以積極陽光的姿態面對母親、姐姐,從而感染她們的情緒,在情感上與她們逐漸形成良性互動,親子關系就會逐步得到改善。
據文一瑀介紹,小豪按照“自由聯想”法調整自己的心情后,逐漸變得開朗,愿意交朋友,上課也不再走神。
年輕人初入職場出現失眠,怎么辦?
張先生來電:我大學畢業后找工作很不順利,前不久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因能力不足、經驗不夠,無法進入工作狀態,導致我經常心跳加速,還出現嚴重失眠。怎么辦?
株洲市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譚健:這屬于輕度“環境適應障礙”,是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會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要緊。
首先,你要輕松愉快地看待工作,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在工作中發現樂趣,在成長中找到獲得感,這樣就能逐漸體會到快樂。其次,你要適應新環境中的人際交往,學會與同事交朋友,建立新的朋友圈。最后,你要學會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除了做到生活自理,還可以看書、跑步、聚會,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