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首個小長假“五一”后,各行業市場都迎來回暖趨勢,其中就包括家電市場。來自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五一假期期間,全國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13.9%。
(資料圖)
小編留意到,五一期間購買家電的消費者中,不少是剛剛喜提新房。他們的出現導致五一家電市場消費更多以套系化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年樓市積極變化所引起的良性結果。
房地產銷售、開發環節逐步修復
從事家電行業的人士都了解,家電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一直是緊密不可分割的上下游關系。房地產的回暖勢必會拉動家電的消費。而今年樓市就有積極信號傳出。
從投資端看,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降幅均有所收窄。今年前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較去年10%的降幅明顯收窄;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4708億元,同比下降9%,較去年25.9%的降幅大幅收窄。
與此對應,房企的融資狀況正逐步改善。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截至3月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
從銷售端看,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收窄,銷售額由降轉增。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299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較2月3.6%的降幅進一步收窄,較去年24.3%的降幅明顯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銷售額30545億元,由前兩月的下降0.1%轉為增長4.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7.1%。
這意味著前期一系列政策效果正在持續顯現,尤其在首套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優化的帶動下,房貸利率下行,購房需求進一步釋放。加上全國已經有83個城市下調了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12個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進一步促進人們的購房熱情。
行業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回暖,自然產生了許多新房裝修需求,這一需求從房地產上游傳遞到下游家電市場,從而形成五一期間家電銷售上升。
另外,由于2022年延期交付項目占比高達30%以上,也就意味著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項目延期到2023年后交房,這對家電市場而言是一個值得把握的短期紅利。
可持續性仍待觀察
雖然樓市釋放出積極信號,但是也有一些人持謹慎觀點。
有專家提出,對比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前3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14.7%,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5.2%,但房屋新開工面積卻同比下降了19.2%,較前2月9.4%的降幅進一步下滑。
究其原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首先,房地產銷售仍受制于非核心城市。要想房地產市場能在今年持續升溫,接下來還要進一步修復提升購房者意愿,圍繞實際需求,把相關政策落細落實。
其次,居民更加青睞現房,對期房缺乏信心,這導致房款在居民部門間流動,而非變成房企的銷售回款。今年以來,二手房市場的回升幅度、市場熱度均高于新房市場。
最后,民營房企依然面臨一定壓力。近期,個別上市房企存在觸發退市風險警示的隱憂,部分民營房企的資產負債表亟待修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下降13.8%,下拉民間投資增速5個百分點。如果要想房地產市場持續向好,修復民營房企信心不可或缺。
此外,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現房銷售可能成為主流,這有助于降低房地產行業杠桿率,進而降低風險。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期表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到位,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
對于可能出現的這些房地產市場波動,家電市場也需要做好防范。如果因為盲目擴大產能,最后導致庫存積壓,有可能會對公司運營和盈利造成損害。
除房地產市場外,新一輪下鄉即將展開,不少地方開啟促銷活動,其中家電、汽車等大件商品以及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掀起一波高潮,帶熱農村消費市場。家電企業也應當抓住這一時機。俗話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中國的鄉村市場擁有將近近5億人口,2025年農村下沉市場網絡消費規模將達到2.6萬億元,這是一個龐大的,有待開發的市場。
今年以來,家電零售行業逐漸回暖。業界普遍對今年的家電市場發展持較為樂觀態度,且都有大干一場的勁頭。但是市場情況變化莫測,把握機遇,謹慎前行,方能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