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訊
5月17日,由搜狐主辦的2023搜狐科技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幕。今年,搜狐科技峰會走入第五個年頭,峰會規格和內容再次迎來重磅升級。本屆峰會齊聚多位院士、科學家、學者和頭部企業嘉賓,共同探討前沿科學與科技變革發展。
峰會上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空間科學研究部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發表了題為《從慧眼天文衛星到智能獵人星座:Catch you all!》的演講。
(資料圖片)
張雙南認為,人工智能將指揮上百顆中國的天文衛星星座探索宇宙。他表示,面對變化多端而又無法預測的宇宙,今天的觀測能力實在是非常有限?!耙驗橐活w這種衛星造價為幾億到上百億人民幣,而且研制和發射時間非常長,通常是幾年到幾十年”。
面對嚴重不足的觀察設備,張雙南表示,希望利用獵人星座全面探索爆發可變化的宇宙。該計劃將有百顆數量級微納衛星組,成本低且可以成批進行無漏網觀測。
不過,指揮上百顆衛星需要多個科學家,且難以實現無漏網地觀測,“但人工智能可以指揮上百顆衛星友好合作,做到無漏網、高質量的觀測?!睆堧p南表示,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助力天文學研究,在未來全面探索宇宙過程當中發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雙南在2023搜狐科技峰會上發表演講
以下為張雙南演講全文:
我下面用簡短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宇宙當中在發生什么,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讓我們會花很多的錢要研制非常先進的天文儀器。
先講一個故事。2020年4月,我們下定決定讓慧眼衛星運行兩天,去觀測天體中子星。在作出這個決心以后,10個小時就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慧眼衛星發現了快速射線暴來自于中子星。
過去一些年里面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天文疑難就是快速射線暴來自于哪里?快速射線暴首先產生的時候非常快,幾毫秒時間,當它發生的時候比天上所有的產生無線電信號、天體源信號加起來都要亮,但是一直不知道來源于哪里。有時候它會在某一個方向上會重復,有時候還有周期性。所以有些人說這是外星人的信號。
慧眼衛星觀測到中子星產生了一個劇烈的X線爆發,8.6秒之后,美國和加拿大射線天線發現在那個方向有一個快速射線暴,而我們證明了他們看到的快速射線暴和我們看到的X射線爆發是同一個天氣同一個過程當中產生的,因此不是外星人的信號。有記者問:萬一外星人很聰明,就住在中子星上呢?我說,中子星上連完整的原子都不可能存在,溫度很高,一定是等離子體,磁場很強,電子和質子距離一定要拉開,外星人不可能在上面存在。
第二個故事是去年10月9號慧眼衛星的另一個重大發現。這次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最亮的伽馬射線爆。有些人推測,這是一萬年才發生一次,一萬年以后可能我們的文明是另外一個形態,在這個時間內這個伽馬射線暴給我們提供了理解宇宙爆發事件非常好的工具。
這個伽馬射線暴怎么產生的?根據我們的數據和國外的數據,我們理解是一顆質量非常大的恒星,演化到最后變成了黑洞,在這個過程當中產生了極端相對論噴流,速度基本是光速了,產生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暴,方向正對著我們。所以這種機會非常少,我們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
但是從慧眼衛星從2017年發射到今天,我也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決定讓我們的慧眼衛星指過去觀測這個天體卻一無所獲。所以每次觀測成功了之前,其實我們失敗了很多次。
面對變化多端而又無法預測的宇宙,我們中國只有一個X射線天文衛星,今年年底可能再發射一顆,明年還會再發射一個衛星,但是還是很少。全世界也只有屈指可數的X射線天文衛星,為什么這樣的天文衛星這么少?
因為一顆這種衛星造價為幾億到上百億人民幣,而且研制和發射時間非常長,通常是幾年到幾十年。且壽命可能是零,因為發射很可能立刻失敗,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最多幾十年,這是完美的情況?;垩坌l星2017年發射運行到今天,我們感覺到非常幸運,設計壽命只有四年,預計還能夠運行幾年的時間。
所以面對變化多端而又無法預測的宇宙,今天的觀測能力實在是非常有限,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面對非常多事件的時候,我們會有嚴重不足的觀察設備。我們的機遇就是要解決兩者的失衡,我們有沒有辦法在能夠檢測到宇宙當中變化的同時,又有足夠多的天文望遠鏡資源,對每一個變化的天體進行跟蹤,而不需要做出很困難的決策。
這個機遇就是我最后要給大家介紹個獵人星座。
我們希望利用獵人星座全面探索爆發可變化的宇宙。這個計劃的優點是,將有百顆數量級微納衛星組成,成本很低。百顆衛星基本是一顆慧眼衛星的成本。我們不再糾結什么時候一定跟著臘個天體,可以成批進行觀測,沒有漏網,而且要活捉,將用人工智能實時指揮這些衛星,當現象發生時候立刻跟上去看。
所以高質量的觀測,我們希望有很多的衛星組成星座對各種天體進行觀測。
然而問題來了,如何指揮上百顆衛星友好合作,如何讓它們合作起來做到無漏網高質量的觀測?就我的能力來講,我能力指揮兩到三顆衛星,10顆衛星完全不可能指揮,給我一個團隊也不可能指揮,因為我們要商量才行,只要人進行商量,你就不可能完成無漏網高質量的觀測,給我一百個首席科學家,一百個科學團隊也不可能指揮上百顆衛星進行這樣的觀測。因此我們需要有智能化的望遠鏡星座實時自動控制上百顆衛星,我們才能完成這上百顆衛星合起來可以圍剿某一個非常重要的天體。
當然我們需要進行人工智能的訓練,需要策略的上傳,而且分布式的即時決策等非常復雜的工作。我們是請專業的人工智能團隊和我們一起工作,了解天文學家需求,我們一起來設計這個任務,來完成這個工作。
最后,我想說,為了發展智能星座,我們實驗室很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研制輕量化望遠鏡。因為要放在一百多顆衛星上,每顆衛星上攜帶一個望遠鏡,衛星就不能太大,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這樣的望遠鏡技術,而這個技術是全球領先的技術。
現在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也非常發達,現在在探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所以我想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助力我們的天文學研究,在未來全面探索宇宙過程當中發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見證過5G商用元年及其應用的爆發,探討過AI技術發展與人文價值的平衡,搜狐科技峰會始終秉持媒體公共責任價值,宣揚求知探索的科學精神,聚焦前沿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應用。
本屆峰會全新升級,重點聚焦更前沿的科學突破,展望人類更遙遠的未來。從宇宙文明、天文衛星、人類永生,到核聚變、6G通信、腦機接口,再到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啟幕下的行業變革,以及青年科學家的價值守望和基礎科學探索,都將是此次峰會關注的議題。
賡續探索精神,逐夢星辰大海。除本篇外,搜狐科技還將通過多種方式全方位呈現此次峰會嘉賓關于前沿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洞見和思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2023搜狐科技峰會專題報道。
【附專題鏈接】
PC端
WAP端
APP端
文章來源:環球網
文章鏈接:https://biz.huanqiu.com/article/4CvfwmJr6Nh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