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如何翻譯?
如下:
1、《相思》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相關(guān)資料圖)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翻譯: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2、《秋夕》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翻譯: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zhí)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3、《烏衣巷》劉禹錫〔唐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譯: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4、《花非花》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翻譯: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來時仿佛美好的春夢能有多少時間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無處尋覓。
5、《瀟湘神?斑竹枝》劉禹錫〔唐代〕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翻譯: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托著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dāng)著夜深月明之時。
古詩詞翻譯 古詩詞翻譯方法和技巧
1、熟悉古代詩詞,多背誦常用詩詞, 弄懂詩詞的中文意思。2、背誦已經(jīng)被翻譯過的詩詞, 總結(jié)翻譯技巧。3、根據(jù)所總結(jié)的翻譯技巧自己嘗試翻譯詩詞。4、不知道譯的地方虛心參考已有譯文或向翻譯大師求助。5、不斷學(xué)習(xí), 不斷積累。《鴻門宴》的重點字詞解釋和翻譯有哪些?
《鴻門宴》的重點字詞解釋和翻譯:
1、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侍奉他。事,侍奉。
2、要(yāo):邀請。
3、卮(zhī):酒器。為壽:古時獻酒致祝頌詞叫為壽。
4、秋毫:秋天動物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5、籍:登記。
6、府庫:倉庫。
7、非常:指意外變故。
8、倍德:就是忘恩負義的意思。倍,同“背”。
9、蚤:通“早”。謝項王:向項王陪罪。謝,謝罪,道歉。
10、從百余騎(jì):帶領(lǐng)隨從一百多人。騎,一人一馬為一騎。
擴展資料
1、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
早年受學(xué)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fēng)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yè),著述歷史。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2、創(chuàng)作背景
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dān)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創(chuàng)作《太史公書》(后來稱為《史記》)。
后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zhàn)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并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
出獄后任中書令,忍辱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征和二年(前91年),終于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鴻門宴
古詩加翻譯有哪些?
1、《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清明節(jié)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問一聲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2、《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3、《詠鵝》唐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4、《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zhuǎn)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xiāng)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jié)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