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這個信息化社會下,教育發展很快,教師需要不斷的自我學習,進而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跟上時代的步伐。就目前學校教育科學發展的形式來看,出于多種需要,越來越多的教師對課題研究產生濃重的研究興趣。為切實提高我校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西安市灞橋區宇航小學高語組在本周的教研活動中,展開了對課題研究的交流和探討。陳麗萍和孫鳴佳兩位老師基于自己的課題研究內容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隨著國家新的課程綱要的施行,古詩詞學習占據了學生漢語學習的半壁江山。學習古詩詞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夯實學生的文化內涵,提升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同時,還能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陳老師針對高年級學生古詩詞學習現狀進行了觀察分析,從教師層面、教材層面、學生層面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她認為,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單純記憶儲存信息的淺層學習方式,將語文學習與生活打通,重視培養學生將語文知識靈活、綜合運用到生活情境的能力,提升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將艱澀難懂的古漢語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現代漢語,注重引導學生實現由“知”到“能”的轉變。?
孫鳴佳老師認為評價的作用,不單是在學習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結果作一個鑒定性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進行反饋、反思、改進、優化,提高“學”與“教”的效率。 過程性評價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評價是對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關注,是對學生獨立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關注。注重語文學科的過程性評價無疑會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從而為孩子成長增加催化劑。?
課題研究是一個嚴謹的研究過程,它使教師在研究的同時,促進個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的條理性、科學性。高語組教師們明白只有成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動根植于課堂,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的在教育實際中加以應用較好的變為教育生產力。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