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6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關情況。
近日,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夏季(6-8月)北方地區洪澇、風雹災害可能偏重發生;臺風影響可能偏重;長江中游可能發生階段性干旱。
當前,我國南北方都進入汛期,今年的防汛形勢如何?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有哪些應對措施?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王道席回應南方財經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最新氣象、水利預測情況,今年主汛期(6月至8月),全國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地降水偏多1成以上;長江中游降水偏少2-5成。松花江中下游、嫩江上游、黑龍江中游、珠江流域以及鄱陽湖、閩江等地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上游東部和中游、新疆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夏旱。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預計接近常年,活動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和華東沿海地區。
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今年以來,國家防總組織核定并通報了2521名全國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派出8個國家防總檢查組分赴全國七大流域17個重點省份開展防汛備汛檢查,對于發現的主要問題,采取“一省一單”方式下達督辦單。此外,國家防總汛前專門組織開展長三角地區防汛防臺風聯合演練和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桌面推演,進一步完善橫向和縱向協同工作機制。
下一階段,王道席介紹,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將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壓實防汛抗旱各項責任。進一步夯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巡查責任、技術責任、包保責任等,督促各地健全五級防汛包保責任,即省包市、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這五級。明晰各級責任人的職責任務,特別是要熟悉防汛預案、掌握工作重點和責任區內的風險隱患。明確要求防汛關鍵時刻黨政負責人要坐鎮指揮,包保責任人要下沉一線。
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緊盯汛情旱情發展變化,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滾動會商研判,根據預案和研判結果及時啟動響應,適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協助地方做好防汛工作。指導地方健全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及時根據預警啟動響應,進一步強化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確保基層防汛責任人第一時間采取防范應對措施。
三是督促強化重點工程巡查防守。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重點針對重要江河堤防、水庫水電站、涉河重要基礎設施的關鍵部位,以及病險水庫、穿堤建筑物、山塘淤地壩、尾礦庫等薄弱環節持續開展隱患排查,強化巡查防守,做到險情早發現、早搶護。
四是強化搶險救援和轉移避險。督促各地在防汛重點部位前置搶險救援力量,預置應急物資和設備。指導各地按照預案落實好轉移避險措施,提前果斷轉移受威脅地區人員,重點強化“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怎么管”五個關鍵環節,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全力避免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