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李姍
(資料圖)
近日,浙江寧波的柏先生因為吃楊梅上了熱搜。
6月12日,柏先生收到一筐新鮮楊梅,貪嘴的他一口氣吃完2斤。沒多久,他就感覺透不過氣來,呼吸困難。家人立即把他送往醫院,隨后便進了搶救室。
原來,柏先生患上了高鉀血癥。
柏先生患有糖尿病,而且目前處于尿毒癥期,需定期做腹透。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吃2斤楊梅并不會出現高鉀血癥,處于尿毒癥期的柏先生腎臟功能不全,排鉀能力弱,因此對他而言,2斤楊梅就是致命的危險。
夏天到了,新鮮時令水果上市。更多的糖尿病患者還能不能好好地吃水果?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王萌介紹,大可不必視水果為“洪水猛獸”,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得比較穩定時,是可以吃一些水果的。
“不過要有選擇性地去吃。”王萌介紹,因為每種水果的升糖指數和血糖負荷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一種水果它升高血糖的能力不同,所以不可以同等對待。糖尿病人應該盡量選擇一些升糖指數比較低、血糖負荷低的水果吃。
具體而言,香蕉、干紅棗、荔枝、山楂、桂圓、菠蘿、葡萄這些升糖指數很高的水果盡量要少吃,草莓、櫻桃、柚子、檸檬等可以吃,但也要淺嘗輒止。同時,吃水果還需要注意時機,血糖要達到標準,并且非常穩定的時候才可以吃。
如果血糖比較高,又特別想吃怎么辦呢?王萌建議可以吃一些適量的蔬菜,以減少饑餓感,比如選擇黃瓜、西紅柿,以及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等。
王萌強調,吃水果應放在兩餐之間,剛吃完飯不建議馬上吃水果,否則容易導致餐后的高血糖,飯前也不建議吃水果,容易影響正餐的攝入。
“一般在兩餐之間去吃,并且要遵守食物交換的原則。”王萌解釋,吃水果以后要適當地減少一定量的主食,每次吃水果的量不可以過多,每天不能超過200克。
■小貼士
這些常見水果的特性,你都了解嗎?
哈密瓜
哈密瓜是消暑的最佳選擇,甜而不膩,并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但因為哈密瓜是涼性水果,所以一次不宜吃太多。
梨
梨新鮮多汁,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但梨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
西瓜
西瓜具有清熱、解渴、利尿等功效。但由于西瓜是涼性食物,吃了比較容易傷脾胃,所以吃西瓜需要注意食用量。
香蕉
香蕉的降火作用非常明顯,但需要注意的是胃痛、胃寒、脾虛的人不可以多吃香蕉,以避免癥狀加重。
葡萄
葡萄具有補腎降肝火的作用,還含有一些抗衰老物質,但盡量不要在吃完飯后馬上吃葡萄,很可能引起腹瀉。
夏天健康吃水果,這幾點要記牢:
1、注意控制好量
不管是哪種屬性的水果,都要控制好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大概吃200克,也就是4兩左右的水果比較合適。
2、注重水果搭配
其實水果也是可以“寒熱搭配”的,比如榴蓮吃多了上火,最好的辦法是搭配山竹吃。
3、注意吃的方法
吃荔枝時最好準備小半碗淡鹽水,剝掉荔枝皮后,把荔枝在鹽水里浸泡一下再吃,能起到降火的功效;另外菠蘿也最好用鹽水泡上半小時再吃。
4、根據體質來吃
實熱體質的人多吃一些寒性的水果;虛寒體質的人注意多吃一些溫熱的水果。
目前遇見吃水果有問題的,以寒癥居多。每種水果的寒熱屬性都不同,而許多人本身就有寒癥,寒涼水果(如甜瓜、柚子、香瓜、梨、香蕉、柿子、奇異果、西瓜、蓮子、火龍果、黃瓜、椰子、枇杷、西紅柿等)如吃多了,會使病情難好,比如胃病、咳嗽越吃越重的,多屬于這一類。
5、有炎癥少吃熱性水果
當然,也有一些人本身是熱癥,如果再吃熱性水果也會加重病情。最常見的就是扁桃體炎和咽炎患者,大多屬于陰虛火旺,所以他們會喜歡吃水果。但如果吃了一些熱性水果,比如荔枝,就會加重虛火,越吃越難受。如果本身就有“火” 再大吃就是“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