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1日,進口機動車輛《貨物進口證明書》和《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兩證合一”改革試點在上海海關正式啟動。企業只需一次申請,海關便可在科學融合監管和檢驗結論的基礎上簽發統一證書,而不在需要企業分別向海關申請簽發《貨物進口證明書》和《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改革試點落地首月,上海關區簽發“兩證合一”新版《貨物進口證明書》3.5萬余份,這意味著超3.5萬輛進口機動車在上海口岸享受改革紅利順暢高效通關。
“我們今天共有1094輛進口汽車集中出證,沒想到當天就拿到了全部證書!”6月26日,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口經理夏洋在領到全部新版《貨物進口證明書》后表示,“‘兩證’變‘一證’,獲取證書的時間能縮短1-2天,進口汽車的倉儲、管理、物流等成本,都會因為通關效率的提升而大大降低!”
3332份,是6月26日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當天的出證量,創下改革試點啟動以來新高。“面對如此巨大的單日出證量,我們一方面盡力優化出證流程,專人專崗提供繕制、核查、發證服務,應用智慧海關系統無縫連接通關查檢環節;另一方面提前做好預案,對可能發生的諸如網絡故障、極端峰值、部門間監管信息對接不暢等情況做好了充分應對準備,保障相關車輛的銷售、上牌平穩順暢。”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物控三科科長施鈞表示。
在外港口岸,“兩證合一”首月,已有2.3萬輛進口機動車拿到了新版《貨物進口證明書》,進口汽車稅收入庫36.36億元,環比增長32%。
“對摩托車企來說,‘兩證合一’的改革可將進口摩托車從靠港到交付的整體時長縮減約3-4天。” 上海雅馬哈建設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本部長何鵬表示,改革落地首月,該公司獲簽新版摩托車《貨物進口證明書》5413份。
試點首月,上海浦東海關共簽發新版摩托車《貨物進口證明書》超1.1萬份,進口量環比增長55%,涉及貨值3.96億元。為了使改革紅利充分釋放,該關發揮“兩證合一”和“采信第三方”政策“1+1大于2”疊加效應,優化進口摩托車屬地查檢模式,穩步推進質量安全風險評價分級試點,采用梯級化檢驗模式,動態調整優化現場查檢和實驗室檢測項目。目前已有40種摩托車車型評級為低風險,有效壓縮實驗室檢測比例,減少企業檢測、物流等方面的費用,降低物損風險,每年可為企業節約成本800余萬元。
推動進口機動車“兩證合一”在上海口岸先行先試,是上海海關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事項目之一。在改革啟動后,上海海關深入物流企業、車企、車管所、進口車4S店等20余家企業,現場跟蹤記錄物流全過程,了解實際操作痛點難點問題;通過開展關企座談會、設立咨詢熱線、出證窗口“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受理解答車企信息填報、申請變更、車輛上牌等方面咨詢100余件,推動改革試點順利落地;持續做好調查研究,不斷查找問題、優化改革方案,力爭為進口機動車“兩證合一”全國推廣奠定基礎。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