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徐家匯街道的凱旋一村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60歲以上老年居民占常住人口48%,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老舊小區。今年,小區迎來“三舊”變“三新”和加裝電梯民心工程,雙喜臨門。西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瑋堅也將借力這兩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作為當下工作最明確的目標,砥礪前行。
一早來到居民區,辦公室卻不見他的蹤影,他去哪里了?
(相關資料圖)
一如往常,周瑋堅早早來到居民區,卻沒直接走進辦公室。“每天早上,如果辦公室沒有太緊急的事情需要處理,我都會先去各個加梯工地轉一圈,看一看施工現場進展如何。”現場的巡查讓他更安心,也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有的樓棟前面是圍墻,要重新開一扇門。”“有的樓棟得先做完‘糞坑移位’工程。”“小區里三處車棚為了加梯都不得不推掉,準備之后搭建簡易車棚。”“這棟樓底下是防空洞,經專家評估裁定沒有加裝的條件,蠻無奈的。”……周瑋堅如數家珍。每棟樓都是他心里的寶。
據了解,凱旋一村小區可加裝電梯的樓棟共37幢。截至目前,加裝電梯累計完成簽約28臺,其中3臺已竣工并安全投入使用,5臺正在施工中。“今年我們3個月里成功簽約了20臺!”他的眼里有光,腳下的步伐更快更堅定。
桌上的茶水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他又去哪里了?
炎炎夏日,巡視一圈汗流浹背的周瑋堅回到辦公室,還沒等到桌上的茶水涼下來,又匆匆拿起紙筆往會議室趕去。“等會兒有個會,邀請了施工單位、代建方、監理、‘三舊’變‘三新’人員和我們‘三駕馬車’(物業、業委會、居委會)一起協商推進加梯相關事宜。”
剛出居委會的門,恰巧遇見同去開會的業委會主任,“你昨天摔倒了,腿現在恢復得怎么樣了呀?”“好多了,差不多沒事了。放心吧,謝謝啊!”業委會主任懸著的心落地了,“你都不知道,我們有多擔心!你可是我們的主心骨!”
一寸光陰一寸金,會議前夕的片刻時間,兩人談起了小區“美麗樓道”與“文明養犬”的事。“見縫插針”早已成了周瑋堅日常的工作習慣。
“高溫、用電、蚊蟲、異味和防汛防臺應急預案,這些都要有……”會議準點開始,加梯安全在周瑋堅眼中是重中之重,“施工單位在開挖前最好先和我們的居民打聲招呼,同時也要做好標識,以防意外發生。”會上,大家踴躍探討如何在施工期間將居民的不便降至最小,“不能讓民心工程成為煩心事。”眾人集思廣益,閃現出不少金點子。
會后,周瑋堅忽然想到什么,又匆忙回到一棟樓前,張望起一處略顯奇怪的墻壁。
△拆除前
△拆除后
“一樓原先有個這么大的防盜窗,放著一堆雜物,特別不安全。”他邊說邊張開雙臂,比劃起防盜窗的大小。據了解,拆除這個“額外小屋”,“三駕馬車”不知跑了多少次,一遍遍耐心溝通疏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皆大歡喜。如今確認完全拆除,周瑋堅安心地離開了。“安全隱患絕不是小事,防患于未然是大事。”
本著為民服務的初心,西塘居民區形成了自己的“3+3”工作法:“三個一”和“三個送”,通過“一本底冊、一張地圖、一片熱心”為社區的居民百姓“送服務、送政策、送優惠”。
3個月20臺電梯的簽約便是“3+3”工作法的完美詮釋。守護居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是西塘居民區黨總支心中永不懈怠的職責。
下班時間到了,仍沒回家,他還去哪里了?
盛夏的白晝有些長。周瑋堅似乎也忘了下班的時間,還在埋頭苦干。“總覺得時間很快,也總覺得時間很短,但今天的事一定要盡量今天完成,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晚上7點半,轄內小區召開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會上,新一屆業委會主任、副主任及成員先后產生,并召開業委會第一次會議。
時間悄悄地流逝,外面已是萬家燈火。入夜了,漸漸有了些涼爽。但周瑋堅和小伙伴們的心依然滾燙,“今后如何在小區更好地開展工作?任重道遠。”
徐家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