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編者按
為展示山東省青少年關心生態環境、倡導低碳生活、共建綠色家園的美好愿望和具體行動,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推出“環保少年說”專欄,用一篇篇真摯動人的文字,展現孩子們眼中的綠水青山。今天,為您推薦任珍賢同學的作文:以吾輩薪火,為環保掌燈。
以吾輩薪火,為環保掌燈
魚臺縣第三實驗中學 任珍賢
“風生竹院,月上芭蕉”,此等美景,好不快活。然倏爾遠逝,只見高樓林立,只見熱浪滾滾。時代的巨輪駛過,人類文明不斷蔓延,現代化工業不斷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顯得尤為重要。薪火不繼,怎達“天人合一”之境界,怎見綠水青山之美景?
在 21 世紀初,就有一群人已乘上追尋環保的列車。八步沙場“六老漢”為挽救被黃沙侵襲的家園,年過半百的他們以聯產承包的形式組建集體林場,扎根大漠,植樹種苗,投身于治沙造林事業之中。十多年后,養育出樹木鮮花,卻也為點點綠光熬白了頭發。子承父志,薪火相傳,二代、三代治沙人接續父輩的擔子,持之以恒地進行著治沙工作。綠色事業延續三代,環保薪火接續相傳!
“文明與生態齊飛,經濟共發展一色”。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而具有空前力度的生態文明建設也隨之不斷推進,一個個“綠色奇跡”在中國呈現。塞罕壩由荒原變成五角楓、云杉等樹木相間而列、宛如油畫般的林場,詩意盎然,生機勃勃。
在社會中,個人環保行動如涓涓細流,而匯聚起來便是汪洋大海。“螞蟻森林”、海綿城市、共享快遞盒……人們在環保的道路上已然出發,并且堅定前行著。在校園中,學校積極提倡 “環保小衛士”主題活動,光盤行動,種花植草,我們行動著;隨手關燈,節約用水,我們踐行著。始終對大自然心懷熱愛,以尊重和保護環境作為行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吾輩接續。將清風攬入懷中,讓勝景長存心底。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