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周三),A股繼續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至點,其余主要股指跌幅相差不大,總成交額由周二的7998億元進一步縮小至7374億元。
權重股漲跌互現,除工業富聯大跌外,整體上波動較小。其余個股大多下跌,疫苗、減肥等醫藥股漲勢較好,房地產股的表現也不錯。在下跌個股中,CPO、傳媒、游戲等板塊表現相對較弱。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周三新上市的3只新股均出現了尾市狂飆局面。僅以“龍頭”新股N盟固利為例,這個發行價僅元的新股全天絕大多數時間在20多元交易,最后半小時竟然無量空漲至元。最終雖有所回落,但收盤價仍高達元。另兩股走勢大同小異,表現都很離譜。這三只新股周四大概率會跌得極慘,且低開程度會相當驚人。
周三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CPI為“同比跌%”,遜于6月的“同比持平”,但優于預期的“同比跌%”。此外,7月PPI為“同比跌%”,優于6月的“同比跌%”,但遜于預期的“同比跌%”。
雖然物價數據絕對值不容樂觀,但CPI稍優于預期,且7月CPI環比由6月的“下跌%”變成了“上漲%”,且扣除豬肉等周期屬性較強的項目后的核心CPI同比漲幅仍為正值,故當周三看似低迷的物價數據出來后,人民幣匯率反而有所上升。
與匯市相比,股市表現卻稍弱,但好在也沒跌太多。周三港股收盤小漲%,暗示外盤對中國物價數據的看法可能相對樂觀。北上資金周三凈拋售A股億元,這個流出量基本上可以忽略。
下一份較重要的7月經濟指標將在下周二公布,屆時將公布7月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至于本周可能將公布的7月貨幣供應量、貸款、社融等數據,我個人相對不太看重,原因是現在經濟情況是流動性有空轉嫌疑,所以就得優先看與投資、消費、出口等與實體經濟直接相關的數據。
大盤連續幾個交易日調整,成交量也不斷萎縮。面對這種情況,出臺相關針對性政策進行干預的預期可能提升。
有利于股市的政策應有兩類:一類是直接與股市相關的,比如出臺與融資、減持、引入更多資金相關的利好政策,甚至出臺與交易規則相關的利好政策。另一類是通過更大力度刺激經濟來間接提振股市。
無論哪一類,我感覺力度均可能超乎想象,故建議投資者以持股為主,耐心等待轉機。所謂“高拋低吸”僅理論上可行,實戰中相當困難,很難處處踏準。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