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由徐州市委、市政府和江蘇省科技廳共同主辦的徐州市“343”創新產業集群四鏈融合對接會在徐州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邀請“343”產業科技顧問、大院大所專家代表、行業協會負責人、央企負責人,創投機構、金融機構負責人等200余位嘉賓參會,聘請6位產業科技顧問為徐州創新產業集群發展問診把脈。
此次大會以“四鏈融合 賦能‘343’創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徐州發布172項創新產業集群科技成果,以及126項技術需求清單、6600余個崗位人才需求清單、524.03億元資金需求清單,并篩選涵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24個代表性優質項目現場簽約,旨在破解“343”創新產業集群發展中的創新堵點、產業瓶頸、資金斷點和人才卡點,推動創新要素向產業集聚,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競爭優勢。
據數據顯示,國內首顆礦用遙感衛星“礦大南湖號”于7月23日發射升空,工程機械單項冠軍企業和產品居行業首位;“343”創新產業集群2022年實現產值6058.7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99.3%;百余家金融類和總部型企業簽約入駐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蘇科貸”貸款數額、資助企業數均居全省第一;“彭城英才計劃”深入實施,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83萬人。
今年以來,徐州市聚焦“343”產業集群培育和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精準開展供需對接活動,促成了一大批成果轉化、金融服務、人才團隊和學科建設項目達成合作,此次大會從中篩選24個具有代表性的優質項目現場簽約。同時,徐州正式啟動“四鏈”融合創新平臺,并同步上線微信小程序。該平臺將圍繞十大創新產業集群,為企業與高校院所、金融機構、人才團隊實時提供產業動態、政策宣傳、需求發布、產學研對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