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來超千億元資金借道ETF入市 五大賽道受青睞
本報記者 任世碧
(資料圖片)
8月份以來,A股三大指數呈現震蕩回調的態勢,截至8月25日收盤,上證指數月內累計跌幅達6.90%,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累計月跌幅分別為9.42%和8.78%。
不過,8月份以來,資金借道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越跌越買”的行為愈發凸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截至8月25日收盤,A股市場的661只股票型ETF產品份額合計增加694.01億份,增長率達6.02%;若以申購當日成交均價粗略計算,約有1091.53億元資金入場,資金借道ETF基金主要流向醫藥、芯片、半導體、軍工、人工智能五大賽道。
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為長期資金入市提供助力。8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會議提出,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進、長期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形勢下,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公募排排網產品經理徐圣雄表示,ETF具有費率低、流動性好、交易便捷、分散風險、跟蹤誤差小以及研究成本低等特點,因此,ETF是機構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的重要工具;疊加當前A股市場處于估值、市場等多重底部,當前位置配置A股風險相對可控,且未來想象空間較大,具有一定的長期配置價值,因此,注重長期價值投資的機構資金借道ETF抄底A股。
持有相同觀點的黑崎資本基金經理曾盛對記者表示,ETF產品具有分散投資的特點,可以通過購買ETF來獲得多個股票的投資機會,從而實現風險分散。在市場震蕩的情況下,借道ETF可以更好地控制風險。ETF在促進國內權益基金發展,推動養老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落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戰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ETF快速發展將為A股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長期配置型資金。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和長期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受政策紅利,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熱門主題和行業的ETF產品更受追捧。
從基金份額增長來看,截至8月25日,8月份以來科創50ETF增長152.60億份,居首位;醫療ETF期間份額增長85.61億份,居第二位。此外,8月份以來份額變化居前十的基金中有7只為寬基類ETF。
博時基金表示,市場弱勢調整格局下,寬基指數ETF的持續流入反映了在指數整體估值處于低位的背景下,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對市場信心的提振,投資者對權益市場配置價值的認可度在不斷提升。
在行業主題類ETF方面,截至8月25日,8月份以來至今,醫療ETF、芯片ETF、軍工ETF、人工智能ETF、半導體ETF在主題指數ETF份額增長中排前五位,分別約為34.79億元、20.68億元、12.11億元、6.26億元、4.62億元。
對于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長城國瑞證券表示,目前醫藥板塊估值處于底部,醫藥行業長期投資邏輯并未改變,人口老齡化帶來患者數量的增加、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增加、技術進步等將持續推動醫藥行業的需求增長;當前一系列因素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波動,但將推動行業長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目前,醫保支付端每年支出處于穩定增長態勢,且對于藥品的支付定價機制有邊際改善、趨于溫和化,尤其是對于創新藥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