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本、印度與東盟(ASEAN)各國等16國參加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部長會議,于11月12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代表日本出席的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在會后的記者會上稱,年內談妥“現階段非常困難”。日本共同社認為,世耕弘成意在暗示或將放棄年內談妥并簽署關系協定。
共同社稱,談判參加國原本力爭在東盟成立50周年的2017年內達成協議,但各國圍繞貿易自由化水平等的主張存在分歧。14日將舉行首腦級別磋商,屆時會發表有關今后談判方針等的聲明。
世耕表示“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留有諸多課題”,強調有必要加快談判步伐。他還指出東盟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有必要在今后的談判中考慮到這種經濟差距。
報道稱,RECP談判始于2013年,圍繞在下調關稅與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制定自由化規則談判至今。然而,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追求高水平的取消關稅和貿易規則,中國和印度則希望保護本國產業,兩者之間存在分歧。隨著不含美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已達成框架協議,RECP也被寄望達成高水平協議,因此也有談判參加國表示“盡快談妥的壓力減弱了”。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13日報道,參加RCEP談判的16國于12日在菲律賓舉行部長級會議,確認2018年以后繼續推進談判,放棄了當初制定的年內達成協議的目標。會議確認2018年部長及事務級都將增加數次談判,首先針對全部15個談判領域的重要項目尋求盡早取得進展。
16國相關部長將在14日召開的首腦峰會上,針對2018年以后的談判方針等進行報告。RCEP有中日印和東盟各國參加,如果達成協議,將成為區域內最大規模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FTA)。會議后舉行記者會的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解釋稱,“能看到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很多課題”。他顯示出的想法是2018年以后,應積極舉行鎖定談判主題的中期會議和雙邊談判。
報道稱,在貿易規則領域的談判中,日本要求建立數據自由流通等電子商務(EC)相關規則,而中國和一部分東盟成員國則限制數據流通到本國之外,雙方之間的對立仍未消除。RCEP的特點是,中日等國和像緬甸那樣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規模差距巨大的國家同時參加談判。日本等國正在摸索根據各國的經濟規模差距分階段達成妥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