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可以量產直升機了。22日,重慶通航集團拿到國內首個恩斯特龍直升機生產許可證。
重慶通航集團有關人士稱,這是中美雙邊適航協議簽署后,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國內頒發的首張直升機生產許可證,標志著通航領域整機制造的首個實際成果,同時也標志著重慶生產的直升機進入量產時代,并可以進行國際銷售。
“這張證書來之不易。”重慶通航集團有關人士稱。1995年,中美適航當局雖然簽署了雙邊適航協議的實施程序細則,航空產品的適航問題在細則中尚未得到全面解決。中國接受美國的所有航空產品,而美國只接受中國的23部(俗稱“小飛機”)和某些零部件。
直到2012年,中美雙方當局啟動了新的《適航實施程序》(簡稱IPA)的談判。歷經數年的艱苦努力,伴隨著我國航空工業水平和適航審定標準的提升,終于在2017年簽署了IPA,實現了中美航空產品的全面對等互認,表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對中國航空產業技術水平發展的認可。
恩斯特龍直升機生產許可證頒發活動現場?!?/p>
而早在2013年,重慶通航集團依據適航規章要求,對這一項目開始進行全面準備。幾年來,技術團隊不斷克服跨國、跨適航當局的各種困難,完成了設計資料的國產化,建立了工藝技術標準和質量系統。開展了人員培訓,已有累計122人次,其中41人赴美進行系統培訓。完成了生產設施、工具工裝、測試設備等生產線建設,為PC證書的獲取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慶通航集團有關人士介紹,通過近七年的穩步發展,在整機研發方面,該集團與美國恩斯特龍直升機公司成立聯合技術中心,共同開發的TH180輕型直升機,即將完成取證工作。自主開發的CG111直升機項目,已召開了首次型號審查會議。固定翼CG231研發項目,已完成詳細設計。
在市場運營方面,國內機隊規模達20架,已在重慶、黑龍江、新疆、河北、內蒙古、湖南、海南等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開展農林植保、森林滅火、空中游覽等業務;與公安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在重慶、蘭州、云南、貴州等地實現了警用航空器代管并開展警航飛行任務;已有67名學員通過飛行培訓獲取民航飛行執照。
在綜合保障方面,重慶低空飛行服務系統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飛行服務站投入試運行,獲得了全國首家飛行計劃申報服務資質。此次獲取的生產許可證,也意味著重慶通航集團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美國設計認證、中國生產認證的直升機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