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根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41億,占總人口17.3%。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
作為應對舉措之一,中國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包括孝親敬老文化教育在內的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
全國老齡辦在26日召開的14部門聯合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上述數據。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從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從那時到2017年的18年間,老年人口凈增1.1億。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占總人口34.9%。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表示,西方國家都是在經濟發達以后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而我國則是在經濟尚未發達時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具有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的特點。
“人口眾多、結構老化將是未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基礎,是我們謀劃未來發展面臨的新基本國情。”吳玉韶表示。
他強調,全面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和老齡政策法規教育,引導
據了解,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主要包括人口老齡化形勢教育、老齡政策法規教育、應對人口老齡化成就教育、孝親敬老文化教育、積極老齡觀教育等五個方面,以黨政干部、青少年和老年人為三類重點教育對象。
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將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概括為“四超”——超大規模、超快速度、超高水平、超級穩定。他判斷,當快速老齡化過程結束后,本世紀下半葉我國將呈現超高水平、超級穩定的老齡社會形態,老年人口規模保持在3.8億~4.8億,老齡化水平徘徊在36%~38%,位居全球老齡化水平最高國家之列。
面對如此老齡化進程,中國已經制定了符合中國特色和基本國情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方針。原新表示,應對快速老齡化社會的本質問題是“做蛋糕”,保持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應對老年人問題則是“分蛋糕”,是項重大的民生問題,需要保證公平與效率。
“樹立老齡意識,全方位調動政府、市場、家庭、個人等各方的力量,打好組合拳,是我們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必然選擇。”原新表示。
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增強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