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每天兩口”,最近,一直標榜“中華老字號”的“百年鴻茅”又火了,不過這次不是因為其頻繁植入的廣告,而是緣起廣州醫生的一篇科普帖——《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
因在網上發帖稱“鴻毛藥酒是毒藥”,近日,廣州醫生譚秦東被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警方跨省抓捕。
涼城縣公安局官方微博稱,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被損害案已移送審查起訴。
據逮捕通知書顯示,譚秦東所涉嫌罪名為“損害商品聲譽罪”,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稱,譚秦東的文章造成了140余萬的退貨損失,嚴重損害了公司聲譽。而譚秦東的家人稱,譚秦東是出于一名醫生的職業操守警告部分老人不要飲用鴻茅藥酒,“并沒有虛構事實。”
2017年12月19日,39歲的醫生譚秦東在“美篇”上發布了一篇帖子,標題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注:原帖為“鴻毛藥酒”)。
在該帖中,譚秦東提到“中國神酒,只要每天一瓶,離天堂更近一點。”;“老年人,退休后很多消遣項目就是電視,鴻毛藥酒……夸大療效,包治百病……”;“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禮物。”最后,該文注明“部分內容轉自西茜醫生”。
▲“毒藥”網帖文章截圖
譚秦東的辯護人、廣東舜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定鋒稱,譚慶東發布的“毒藥”一文,正文部分提到了心肌的變化、心臟傳導系統的變化、心瓣膜的變化、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5個概念,“這都是科學敘述,講的是這些疾病的原理,相似內容可以在權威醫學雜志、網站上查詢。”正文其他部分轉自權威媒體、網站和國家行政機關的公開報道與處罰公告的截圖。
“文章的問題,無非是科普的內容引用多了一些,論證的邏輯少了一些。”胡定鋒在提交的律師意見書指出,鴻茅藥酒在廣告營銷中虛假宣傳、多次遭到各地行政機關的處罰在先,在這種情況下,譚秦東視“鴻毛藥酒”為“毒藥”加以斥責,雖用詞不妥但情有可原,不應該以刑事犯罪的手段去對付。
警權動用應當謹慎,特別是當進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個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將來的定罪處罰時。原本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申訴-刪貼解決的問題,一腳油門踩到死,直接動用國家機器跨省抓捕一名醫生,是否妥當?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后發現,鴻茅藥酒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
禁忌項注明:兒童、孕婦禁用,陰虛陽亢者和肝腎功能不全及酒精過敏者禁服。
同時,